第36章 轰动天下的王令 (第1/2页)
几日之后。
就在群臣们,还在纠结。
自己是该选择保全家族,还是选择自己的前程时。
从王宫中,由纣王颁发的一道王令,却轰动了整个朝堂乃至民间。
这道王令的内容,总结起来,其实就三点:
一、
以后在王畿之地内,取消贵族和奴隶的说法。
以后大商也不在官方承认,民间的奴隶买卖,一旦发现,将严厉打击。
同时奴隶买卖即便完成后,奴隶的自由和生命,也不属于其主人,损失需要买者自己负责。
诸侯封地,不在此王令的管辖范围内。
二、
以后王畿之地,将被划分为营丘郡、曲阜郡、洛扈郡、镐京郡、卫城郡、燕城郡等六郡治理,每一郡下面再划分为,几个到十个县不等。
其中郡设郡守郡尉,县设县丞县尉,分管民生和军事之责。
在设立一些辅官和小吏,辅佐郡守郡尉、县丞县尉,管辖郡县之地。
而郡守郡尉,都需得到当今大王,亲自认命才行,县丞县尉的认命,也需要得到当今大王过目点头才行。
三、
当今大王善良,见不得百姓贫苦。
那些刚刚获得自由的自由民,没有田地耕种,更没有生存下去的能力。
顾允许刚刚获得自由的自由民,领取所有权属于大王的田地耕种三载,收获都属于自己,不收取任何钱粮,三年之后,自由民可以靠自己活下去后。
每年只收取极小一部分钱粮,作为百姓耕种大王田地的赋税,其余都由耕种者所得。
这件事情,由大商司徒梅伯负责去办。
……
此王令上的三条消息一经传播,顿时令整个天下都轰动了。
不仅是朝中的大臣震动。
更令民间的百姓,尤其那些刚刚获得自由的自由民震动。
之前原本是奴隶,刚刚获得了自由的自由民们,一开始还为自己获得了自由高兴,但是过来几天后,他们马上就傻眼了。
因为没有了压榨他们的贵族,他们也同时失去了依靠。
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获取食物。
他们只会耕种田地,以及做一些苦力活。
但是现在贵族,却都被大王抓走了,田地也被收走,他们已经没有田地,可以耕种了。
但是此事大王的一封王令,却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要分田地给他们耕种。
不仅如此,还免费耕种三年,收获的粮食都归他们自己所有。
而三年之后,只会收取一部分钱粮作为赋税,其余同样也归耕种者所有。
这让刚刚获得自由的自由民们,觉得自己就像在做梦一样。
相比之下,他们以前一天只吃一顿,从天不亮就起床劳作,劳作到月正当空才睡觉,饿得前胸贴后背,经常半夜起来啃草根树皮,劳累程度连牛马都不如的日子,简直就不是给人过得。
以前他们就像是牲畜一样,现在他们才觉得,是为自己而活。
“大王贤明。”
“我大商从未有过,像大王这般贤明的君王。”
“苍天怜佑我等,才出了一位堪比古之尧舜的君王。”
无数得知这道王令,刚刚获得自由的自由民,纷纷高喊,朝着着朝歌方向向纣王行礼,以示心中感激。
或者干脆就跪在纣王的神像前,摆放上自己仅有的家当,充当祭品表示感谢。
百姓就这点好处,君王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感受到,心里会诚心的感激君王。
更何况纣王本身,就是一位极具神话色彩的君王。
他那用双拳,曾经在大街上,打死一个神灵的传说。
让他在百姓的心目中,更倾向于是一尊活在人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神灵,而非是一个普通君王。
……
要说。
其他最感到震动的群体。
非大商的群臣莫属。
他们还在犹豫着,是该竭力保全家族,还是当做视而不见,保住自己的官职前途时。
大王的一道王令,给他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轰动。
他们也不用再纠结了。
既然大王王令都发出来了,贵族失势已成必然。
最令他们感到震惊的是,是那道王令中的第二条。
原来,大王私底下,竟然已经悄悄做了这么多事情。
之前司徒梅伯说的都是真的,大王要在王畿之地内,施行一套新的官制。
现在想来,大王之前所做的一切,不管是发布招贤令,不问出身,唯才是用,以及铲除巫祝,恐怕都是为了此时做准备。
发布招贤令,是因为郡县官制,需要大量有才能的地方官员,才能施行。
铲除巫祝,是为了减少,施行郡县官制的阻力。
甚至就连之前削弱诸侯,从诸侯手中抢夺土地,扩大王畿之地面积,都是为了郡县官制有实施的土壤。
他们身为朝廷大臣,眼光毒辣,一眼看出。
若是这郡县官制实施顺利,商王的权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要不了几年,就能达到历代商王,都未达到的巅峰。
到时大商国力也将大增,大商恐将一发而不可收拾,恢复成汤刚刚立国时的强盛,也犹未可知。
相比之下,第三条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当他们看到,实施第三条的,是前几日还和他们一起,准备劝谏大王的司徒梅伯时。
顿时这些官员追悔莫及,就在他们还在犹豫时。
这位当朝司徒,竟然已经悄悄投靠了当今大王,而且被赋予了重任。
“梅伯这厮太狡诈了。”
“说服我们在犹豫考虑时,他自己却已经悄然投靠了大王,还得到了大王的重用。”
“我呸,我看不起梅伯这样的人。”
“可是我等懊悔啊,我们醒悟的太晚。”
“若是我等能够醒悟早一点的话,被重用的就是我等了。”
群臣们碰面时,这样交谈。
他们此时只后悔,自己后知后觉。
……
感到惊骇的。
同样还有关注纣王一举一动的诸侯们。
西岐。
西伯侯姬昌的府邸中。
“父,你觉得那那新王如此做,是为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