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陈宇遇到的那些外号 (第1/2页)
赵晨曦好奇地问道:“陈哥,你都被人起过哪些外号啊?”
陈宇呵呵一笑:“说起来,最初有人给我取外号,还是在二审之前。
那是我们公司最困难的时期,伟兴公司等8个竞争对手一齐上阵,用价格战打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如果再不拼命,公司怕是要熬不下去了。
于是我就给每个业务员下达了任务指标: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必须签下多少单,否则就主动递辞职信给我。
以当时的局面,那个任务指标几乎不可能完成,所以,你知道业务员们骂我什么吗?”
赵晨曦摇摇头:“那我可猜不出来。”
其实,赵晨曦哪里是猜不中啊,他是不敢猜,因为那些非常难听的词,他怎么好意思当着陈宇的面说出来呢?
张瀚就没那个顾忌了,他笑嘻嘻地说道:“难道是‘陈阎王’?”
“猜对了。”陈宇惊奇地看着张瀚:“你怎么会想到这个外号的?”
“瞧你做的事情,简直跟催命差不多,可不就是阎王爷嘛。”
陈宇承认:那段时间,业务员们的压力确实很大,不过也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硬是虎口拔牙,从对手手中抢下了不少单子。
也有一些业务员表示快顶不住了,幸好一个月后,浩瀚科技二审胜诉,形势彻底逆转。
自那以后,任务指标就成了小事一桩,每个业务员都能轻松完成。
要不是出现二审胜诉这个重大转机,恐怕真的会有不少业务员要递辞职信了。
听到这里,张瀚颇感震动:没想到如今风光无限的业务员们,竟也有过如此艰难的时刻。
而陈宇被人骂做“阎王”,恐怕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吧?
陈宇摆摆手:“还好还好,那时公司已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小事,我可管不了那么多。”
“怎么这事从没听你和徐超说过呢?”
“嗐,那时你也不容易,每天都在琢磨新点子,为公司寻找出路。
后来你不是发现了水果店、白酒、红酒三个类别的机会嘛,让公司摆脱了对酒楼、小吃店的过度依赖。
要是用那些烦心事来打扰你,只会分散你的精力,影响你的创新,但又不能解
决问题。
所以我和徐超商量,不管做销售有多难,都由我们来承担,尽量不麻烦你。”
张瀚感动地说:“真是不容易,你们辛苦了。”
“都过去了,再说前后也就个把月比较困难一点,不算太受罪。”
赵晨曦问道:“陈哥,那后来业务员们又给你取了什么外号?”
“二审以后一直顺风顺水,业务员们自然没什么不满意的。
不过今天上午,当我宣布:年终奖暂扣20以后,又有人给我取外号了。
我不知道你们听到的是哪个外号……”
“啥?还有几个外号?”赵晨曦为之咋舌。
“那可不?什么陈扒皮、陈拔毛、陈天高之类的……”
“陈哥你等等。”赵晨曦打断了陈宇的话:“我知道,‘陈拔毛’是‘雁过拔毛’的意思,可‘陈天高’是个什么鬼?我不懂。”
“你不知道‘天高三尺’这个典故吗?说的是唐朝有个县官,当地百姓送他一个写着‘天高三尺’的牌匾,暗讽他搜刮了很多地皮,以至于让天都增高了三尺。”
赵晨曦噗嗤一笑:“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可你只是暂扣20的年终奖,又不是不发给他们,更没有装进自己口袋,这个比喻太不恰当了吧?”
“嗐,他们只要嘴巴上过瘾就行,哪管是否恰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