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第 354 章 (第1/2页)
栀栀和黎恕在淮安的生活渐趋稳定。
这天中午,栀栀提前从学校离开,准备赶回家去做午饭。
她先是半路去了一趟菜市场。
在这个时候,菜市场也是国营的。但会有些本地的农民,会挑着担子、担子里装着自家菜地里的一些菜,自发蹲在国营菜市场外头排队摆摊。
栀栀先是一头扎进了市场里头。
她想买点儿荤菜。
现在买荤菜都需要凭票,但如果不是周末、荤菜供大于求的时候,偶尔也不需要肉票。
栀栀去了猪肉摊,直接和卖肉师傅打招呼,“师傅,今天有不要票的么?”
卖肉师傅指了指旁边的一副猪下水。
栀栀东挑西选的,要了半副猪肝——猪肝是她唯一能接受的猪内脏,但那也是因为黎恕很会处理,烹饪出来的猪肝嫩滑不腥的缘。
当然了,有肉票的话,猪肝两角五一斤,没有肉票三角五一斤。半副猪肝快有一斤重,花了栀栀六角钱。
栀栀把猪肝放进菜篮子里,拎着走出了菜市场。
买菜呢,就得去市场外头本地老百姓摆摊儿的那里买,既然新鲜又便宜。
最最最关键的是,菜市场里的工作人员都端着铁饭碗,服务态度特别不好。
栀栀菜市场外头转悠了一圈儿,切了一斤重的南瓜、买了一大把蒜叶、又称了五斤重的极新鲜的毛豆,还买了两个番茄,这才拎着沉甸甸的菜篮子匆匆往家赶。
半路上,几位邻居家的婶子正坐在巷子口聊天,看到栀栀气喘吁吁的拎着菜篮子回来,且篮子里还露出翠绿翠绿的毛豆,连忙问道:“栀栀,你在哪儿买的毛豆啊?”
这个季节已经很少有毛豆卖了。
而毛豆是非常美味的东西,剥了壳和番茄一块儿煮,它就是非常清爽美味的菜肴;连着壳放进盐水里煮,不需要其他的佐料,它就是老少咸宜的零嘴儿和佐酒佳品。
现在看到栀栀买了毛豆,婶子们都不淡定了,把栀栀叫了过去,捏了捏毛豆的饱满程度,大家就更兴奋了。
栀栀也说道:“婶子,这会儿菜市场有!可新鲜了还便宜!这儿有五斤重才花了三角钱!”
邻居婶子们一听,忙不迭地就往菜市场跑,
“好咧好咧,我们这就去买了!”
“六分一斤!不贵呀!”
“难得的是新鲜!这都快过冬了哪儿还有毛豆卖呀!”
“哎我多买点儿回来……我家小子爱吃这个!”
“我也买点儿回来给我老头子下酒……”
栀栀看着婶子们争先恐后的跑远,不由得莞尔一笑。
她拎着沉重的菜篮子走到家门口,掏出钥匙开了铁门,推门而入。
说真的,她和黎恕的第一个家……
刚定下要买这幢小房子的时候,真觉得如置身梦中,觉得非常的不真实。后来呢,是觉得这幢带院子的小房子十分的不起眼。
现在一个月多过去,这房子已经和原来完全不一样了。
早在两人刚搬进新居的时候,黎恕就按栀栀的要求,在院子后头开出菜地,种满了各种蔬菜。前院则按着栀栀的要求,沿着院墙下种满了一溜儿的各式花卉。
现在,后院里的蔬菜已经生长得郁郁葱葱。
只不过,淮安不是四季如夏的南陵,种植蔬菜有季节和气候上的限制。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中秋刚过,秋老虎突袭了几次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快……
后院里菜地里的蔬菜,鸡毛菜、空心菜、番薯叶、芹菜已经能吃了。辣椒、茄子、番茄已经坐了苞,估计还得半个月左右才能吃上。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的长势也不错,但看起来还得等到十一月份才能吃。姜、葱、蒜这些倒是长得很好。
前院呢,茉莉花是最先开花的,各类菊花已经含苞,估计再过一个月就能开花……还有月季、芍药、兰草这些,因为已临近深秋了,估计不会开花,想必春天的时候,这个院子就能变得很美啦!
栀栀哼着歌儿将沉重的菜篮子拎到了厨房里。
现在她和黎恕的生活非常的规律。
——每天一早,黎恕五点起来在院子里锻炼健身,顺便把早饭做好。
——清晨七点左右,黎恕把睡眼惺松的栀栀从被窝里挖出来,侍候她洗漱换衣,然后把她抱到一楼客厅,让她看报纸、吃早饭;他则上楼洗澡、洗衣,再冲下楼吃早饭,收拾碗筷,然后骑着自行车带着栀栀去学校。
——大一上有四门文化课,六门基础专业课,栀栀基本隔一次课上一次。省下来的时间,少部分用来处理团委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窝在黄教授的实验室里做实验。
不过,栀栀唯一不会缺席的,就是每天的大课间广播体操,以及所有的体育课。她甚至会在每天清早抵达学校之后、上课之前的十来分钟里,围着操场走一走什么的。
——黎恕的学习任务很重,但是栀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所以每天中午栀栀会在放学前,提前半小时离校,步行回家做午饭。
——午饭后,栀栀午觉、黎恕陪着栀栀午休一会儿,但会很快起来继续学习。
——下午两人一块儿去学校上学。
——晚饭一般都是黎恕做。吃完晚饭后,两人会出门散一会儿步,聊聊天。八点前回家,各自学习、补漏。栀栀晚上十点前要睡觉。
栀栀准备先做饭。
拎开节能煤炉底部的金属风门,风门打开之后,会有大量的空气灌入,煤炉子里燃烧着的煤球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火势很旺。
然后她揭开米缸,用小搪瓷杯量好大米的分量,倒进双耳锡锅里择砂、淘洗、注较多的清水,再把饭架到煤炉子上去。
接下来,栀栀飞快地把那块南瓜清洗了一下,削皮、切成块儿,用盘子装好了,表面上洒上一丁点儿的盐末……
等到饭锅里的大米和水沸腾以后,她赶紧揭开饭锅,拿了个大碗过来,用木勺将白糊糊的米汤盛在大海碗里——这就是米汤了。
现在这时代的大米,其实是后世的“糙米”,没有经过精制抛光的处理过程,所以米粒表面附着的淀粉含量极其丰富。
栀栀超喜欢这种米汤,喝起来味道甘润清香还带着天然的微甜。
所以每次煮饭,她都会留一大碗米汤出来,既营养、还方便……因为不需要再滚汤了。
把米汤留好,栀栀赶紧将那一盘子切好的南瓜放进米饭里一块儿蒸上。
这么一来,等米饭煮熟了,南瓜也蒸好了。
将锅盖盖上,栀栀转身去后院割了不少水灵灵的鸡毛菜回来。
把自己种的鸡毛菜洗干净,再把买回来的一大把蒜叶也清洗干净……栀栀就开始清洗猪肝、切猪肝了。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米饭也煮熟啦!
栀栀把饭锅从煤炉上端下来,又架上了炒锅。
在炒鸡毛菜之前,她先烧了些热猪油、爆香蒜末,然后将热油浇上了蒸南瓜上。
“嗞啦——”
热油炝在熟南瓜块上,发出强烈的响声,瞬间浓香四溢!
想着锅里已经沾上了猪油……虽然份量很少,但油少一点才更清爽嘛。所以栀栀不再放油了,直接把浸过水的鸡毛菜扔进油锅。
大火翻炒出水,再继续炒干,洒上盐末直接出锅。
一道清爽水嫩的鸡毛菜就炒好啦!
噢不对,还有一道蒸南瓜……同时完成了!
院子里响起了动静。
果然,黎恕推着自行车回来了,“好香啊!栀栀你炒啥菜了?”
“香吧?”栀栀拿着锅铲站在厨房门口,“我做了正宗的蒸南瓜和清炒小白菜……”
黎恕呆住。
“雷声大、雨点小啊!”他笑道。
栀栀嘻嘻笑,“你回来得正好,快点儿炒猪肝!”
黎恕惊喜道:“今天有猪肝啊!”
“有!对了我还买了毛豆,一会儿咱们吃完饭就把毛豆剥了。晚上我们焖毛豆吃……”
夫妻俩笑眯眯地聊了几句,黎恕跑去洗了手,再一看……猪肝、蒜叶、姜和蒜粒全都已经处理好了,只等下锅了?
他赶紧开始颠锅烹饪。
栀栀则将已经做好的饭菜和碗筷全都端到了客厅的饭桌那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