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惊变 (第2/2页)
安禄山亲率手下唐军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各族胡兵共15万,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从范阳直下河北。沿途郡县所向披靡,纷纷降服。
太原是河东节度使治所,安禄山身为河东节度使,深知太原战略地位的重要,遂命三千曳落河,从河北入山西,先接收了沿途云州、朔州等地的驻军。然后自朔州南下,直趋太原,企图接收太原驻军。
曳落河是突厥语“勇士”的意思。安禄山手下八千曳落河,个个都是精心挑选的胡族壮士,以奚族为主体。他们都假名为安禄山的养子。
唐朝的制度,一方面无限制地批量接纳胡人,一方面又采取歧视政策,
将胡人视为贱民,在为官、读书、从军等方面有诸多限制,赋税征收也较汉人为高。
同时,又给胡人留了一个脱离贱籍的通道:如果胡人被汉人收为养子,则等同于汉人,可享受汉人同等待遇。
五十多岁的安禄山为何成为三十多岁的杨贵妃的养子?原因远没有文学家描写的那么浪漫,其中没有亲情,没有恩情,更没有色情,只有赤祼祼的政治博弈和利益交换。
早前安禄山因边功出众,获得了十姓贵族的赏赐,早就脱离了贱籍。但与汉人贵族相比,仍觉得低人一头。
成为贵妃的养子之后,安禄山的身份困扰彻底消除,再也没有哪个汉人贵族还有资格在他面前表现优越感了。
成为贵妃的养子之后,安禄山又凭借特殊身份,大量招收胡人养子。在为他们脱去贱籍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支最忠诚、最精锐的亲兵,一支编制之外、只服从安禄山的私兵。
唐庭将大量政治、军事、经济资源交给安禄山,是否养虎遗患?
当然是。
但未必是做傻事。
因为这只老虎已经成了气候,你养它它会长大,不养它它也会长大。
得到多族胡人拥护的安禄山,拥有雄厚战争潜力,
他将战争潜力用于外,则国门稳固;用于内,则国家糜烂。
因此,他成了一个连皇帝都不敢招惹的人物。
不仅不敢招惹,反倒要大塞好处,拼命讨好他。
安禄山及手下的待遇上去了,好处吃饱了,就晚反了几年。否则只怕早就反了。
不是安禄山天生反骨,而是时势使然。
在一个内卷的时代,资源有限,人的贪欲无限,上下之间,内外之间,官民之间,汉胡之间,各种卷。
战争是卷的一种方式,也是最激烈的方式。
大唐盛世,经济繁荣,也架不住奢侈之风。从奢侈到内卷,是一条行则必达的直路。
也是一条死路!
一个残酷的历史事实是:当生产力的提升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时,物质财富不足以满足食利者的嗜求,最理性的解决方案是适量减少食利者的人口。
食利者的被淘汰,与食利者本人的品德、修养、才能、志趣、格调等等都无关,而是天道、地道、人道交互作用的结果。
毁灭你,与你无关。
然而,一个更残酷的历史事实是:处于食物链底端的供给者,往往被优先减少,使供需缺口短期内迅速扩大。
如此,天下必陷长期混乱,导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最坏结果,直至供需缺口基本平衡。
除非有圣人降世,主动抑制需求端,扩大供给端,才能以较为温和的方式平定天下。
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始皇是圣人,首先剥夺了六国贵族的食利特权。
汉高祖是圣人,首先铲除军阀、抑制上层精英,而让利于万民。
可惜的是,此时的大唐,没有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