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第2/2页)
待到刘章继位,其人性情宽柔,无威略,东州军民侵暴益州百姓旧民日盛,刘章屡次下令皆不能禁。以至于政令多阙,益州颇怨。
而且益州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相对落后。
刘备入益州之后,东州和益州集团在对待新政权的态度上截然不同。
东州集团中很多为荆州人士,如李严、董和、霍峻等,因此东州集团同荆州集团有一种地域性的内在联系,对荆州人士占多数的刘备集团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
益州本土量由于其本身未形成统一的强势集团,故对刘备集团存在两种态度,一部分人意倾向于刘备,如张松,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对于刘备集团持有较强的对立情绪,前有王累,后又黄权等。
如今大部分益州豪族,对蜀汉政权的抵抗,是采取很温和的消极态度,不愿意“竭诚效命、荣辱与共”。
因为这些益州豪族知道,只要耕读传家的底蕴在,无论谁入主益州,他们都不乏再度崛起的机遇。
鉴于刘章的教训,蜀汉政权建国之后,制定了重点针对土着豪族的一系列政策,从根本上抑制、打击了土着豪族势力。
刘备入蜀之初,官府财政极度困难,军用开支无所出。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了刘巴的建议,铸造“值百”大面额钱,即同样大的一个铜钱,因有“值百”二字,就相当于过去一百个“五铢”钱的购买力。
这一招确实高,立解燃眉之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政府开支、军用开支很快就解决了。后来蜀汉还铸了“太平百钱”、“直百”、“定平一百”等大面额钱。
益州豪族多经几代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他们过去存的数量极为宠大的现金——五铢钱,竟在一夜之间贬值一百倍!
蜀汉政府开支、军用开支的财产,表面上看好像是铸造新币所产生的奇异效应,实质上却都是从益州土着豪族那里掠夺而来。
关兴虽然有智慧,有谋略,但是对政治并不敏锐。
考虑到复杂的人事关系,就怕自己辛苦一场,益州世族走了投降派路线。
好在这两派,如今是法正、黄权当家,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不会如此鼠目寸光。
这日关索也轮休一番,在成都府邸陪伴关兴。
见关兴如此,于是主动道:“既然这些人怀有二心,不如直接削减部曲,下令限制奴仆数量?”
关兴与关索一年不见,如今格外亲密,关兴也有心教导关索。
“从光武皇帝中兴汉室开始,地方大族门阀豢养私兵就成了惯例。为了自身利益,没谁会想着去剪除私兵。”
“太平世时,朝廷也屡次下诏明令,严禁蓄养部曲,不过收效甚微。那时候都无法剪去,更何况如今正逢乱世,”
光武帝起事时,南阳和河北诸郡纷纷响应,而那些响应刘秀之人多是豪强地主。
刘植、耿纯以私兵随刘秀,成为东汉开国勋臣,在病危时他们都指定子侄代统营众,至死都不愿放弃私家武装。
在农民起义势大的地区,豪强地主为求自保,更是广聚兵众,待机渔利。
如南阳樊宏作营堑以待刘秀;京兆第五伦聚宗族邻里依险阻固,抗拒赤眉;南阳族姓冯鲂聚宾客,招豪杰,作营堑,观望等待。
豪强田庄中种有许多种类的谷物、竹木、药材和其他经济作物,饲养各种牲畜,还有养蚕、缫丝、织缣帛麻布、染色、制衣鞋、制药、酿酒醋、作酱等手工业!
这种情况下,随之发展起的自然是是门阀私兵,大到公卿之家,小到县乡土豪,莫不是如此。
听到关兴说得如此,关索闷闷不乐。
“二兄,益州各地豪都如此强骄横惯,那陛下如何坐稳江山,怕还是要受刘章之苦!”
照关索看来,地方豪强全都是喂不熟的狗,只有狠狠的教训一顿,才能让他们明白过来在益州,谁才是主人。
“也许只有不断的前进,才能让这些人俯首听命!”
思索了片刻,关兴想到一点。
只要战车开动,机器运转之下,这些人就不会勾心斗角了。
只要实力强大,这些人也不敢明目张胆造反,只要统一了,这些人也只有认命。
不管怎么说,蜀汉政权的朝堂倾轧在三国之中算是最少的,损失也最小。
除了诸葛设计杀刘封、杨仪诬杀魏延桉,黄皓混乱朝堂外,蜀汉朝堂总体上还是颇为和谐的。
和平了二三十年,益州地方豪强的实力委实让人心惊的。
那些成都平原的大家世族还好一些,最多就是奴仆、田地众多而已,可偏远一些的南中、建宁,就到了不得不收拾的地步。
要不然,这回诸葛亮三人也不会寻求主动。
不过,要是二者合二为一,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还可以借鉴跑马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