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万全之策与天命 (第1/2页)
虽然李佑把劝进的事情给拖延下去了。
然而与唐军的第一次接触就吃到了一个败战。
这不得不夸李世民的战略水平。
薛万彻建议乘着唐军主力立足未稳,晚上搞一搞偷袭。
李佑觉得可行,因为觉得看电视剧就喜欢搞偷袭。
于是在军中募集了二千敢死队,准备夜半时分前去劫营。
谁知道李世民带着几个高级将领趁着夜色在江边巡视了一番。
听到了城内有牛叫和鸡叫声。
就知道了这个计划。
好转头便对李勣说,“他们宰杀禽畜,定是犒劳军士,准备夜晚偷袭,要严加防范。”
李勣等人回到营中,刻不容缓做了部署。
传令三军加紧戒备。
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
夜半更深,从李佑军的阵地里走出了一队人马。
唐军早已经知道了。
于是这两千人几乎被全歼,只有一两百人逃回了城中。
初战告捷。
李世民却不能放松。
虽然赢了一阵,然而去探查了一下襄州的防守,发现李佑这小子的阵地布置比较奇怪。
看起来有些难以速胜,这就不太妙了,要是耽误了春耕,属实是大亏。
第二日。
唐军就携着昨夜的胜利的威风。
在城西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
然而李佑军的阵地的立体防御初露锋芒。
一股脑在城西碰了一鼻子灰。
唐军伤亡了数百人。
退了下去。
气的李勣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作为襄州之败后的李勣,此时立功心切。
不由叫嚣着,“攻下城池,男女老少全部坑杀。”
还命令人一直恐吓。
数千人的声音传入城内。
李佑在听见这些恐吓的话后。
只能说权力让人扭曲,绝对权力让人绝对扭曲。
李勣的话语,更坚定了襄州军民的抵抗决心。
这以后抽调的民壮积极性增加了,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跑的都比平常快了不少。
转眼时间就过了一个星期。
唐军仅仅占领了西城二道战壕,前进了不到二千米。
却伤亡了近一万人。
李世民只好召开会议。
会议一开始,李道宗就发言劝道,“襄州人顾惜家庭,人人誓死守卫城池,看来是不太容易攻克。襄州地形复杂,大军施展不开,发挥不了人数的优势。”
“如果抽调二十万军队,转移目标,绕过襄州,直插复州和荆州,沿途其他的小城,必然望风瓦解。解决了李佑的后方,然后再回师襄州,围而不打,我军补给后,就等着李佑粮尽而亡。”
这是一条非常稳妥的方法,李世民也非常动心。
到时候内无粮草,外无援兵。
襄州城破易如反掌。
长孙无忌独自斟酌了一番,抬起头来反对道,“天子御驾亲征,与其他将领不一样,不能够冒险。”
“我军本来就是攻击方,军队再分兵,就不能占据优势,敌军突围而出,所谓围困也就无从谈起。再加上荆州,复州也有十多万之众,我们也不能保证全胜,到时候万一败了,荆复之军北上。”
“抄袭我军后路,当时候兵力相当,胜败未可知。”
“不如强攻襄州,取得胜利,再长驱直入,方为万全之策。”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犹豫了。
这个时候的唐太宗毕竟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早已经失去做秦王时的纵横天下,屡出奇兵的气魄。
人一老,思想就会变得保守。
复杂的谨慎之心占据了上风。
他听从了长孙无忌的“万全之策”,放弃了分兵攻打复州荆州的方略,决定继续强攻襄州。
知道李佑军挖的坑厉害。
在试着攻击了两次后。
思考了一番,便找到了战壕的缺点。
命令江夏王李道宗和李勣不要再做密集冲锋。
在大量的盾兵掩护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