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1场游戏(中) (第1/2页)
完成传送:17/66
任务耗时:08:22:45
重启倒计时:32:26:06
第17次的传送完成后,我依然还在“集结区”内,每次传送完毕后我在集结区内出现的位置看似都是随机的,我找不出任何的规律。有时可能距离很远,几乎是对角线的距离,而有一次传送后,我自己感觉大概只移动了不到20米的距离。
但这些问题早已不在我的思考范围内了,每次传送完毕我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系统的信息提示内容,然后根据刚才“我”自己的思维进行修改,以保证在下次传送后,“我”能明确的读懂我要传递的内容含义。
经过我不断的修改描述信息后,“我”靠阅读提示内容基本已经能够明白当前发生的状况,并能依靠思维来控制全息影像,但是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描述信息在被我一次次修改,一次次增加后变得越来越冗长,往往因为要说清一个问题,又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虽然最终确实让“我”明白了所要阐述的内容,但是当“我”全部阅读完并最终理解时,第三阶段的传输也基本完成,记忆也已经恢复了。
那也就是说,我这样长篇的描述对于“我”来说其实实际意义并不大,更况且直到目前为止,描述的内容仍未涉及到任何有关任务的具体情况,只是一些简单的说明而已。
几番思考之后,我再一次改变了思路,记录下“我”在传送第二阶段后的前10分钟的思维内容。
而记录这个功能根本不需要教给“我”,我只需要打开系统信息记录功能,并自动记录下我的思维就可以实现。
......
完成传送:48/66
任务耗时:23:54:01
重启倒计时:16:54:50
我终于跳出了“集结区”,我还经过了“隔离区”、“分化区”、“测试区”、“模拟区”......虽然区域的名称各有不同,但内部的构造都基本相同,如果不是名称上的不同,有些区域基本很难在内部进行区分。
在第35次传输完成后,我来到了“生成区”,我曾经“出生”的地方,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建筑。建筑内布满了一个个正八边形的小房间,每个小房间由8个等边梯形小隔间围成。而每次我都被传送在中间的正八边形区域内。
每一次当第三阶段传送完毕后,我第一时间就是查看系统的信息记录内容。这些“我”零碎的思维让我失望也让我惊喜。
失望的是,绝大多数被记录的思维都没有大多的实际的意义,例如:“森林”、“镜子”、“门”、“出租车”......绝对多数都是一些普通的事物名称,更有一些根本无法理解的内容。根据系统录入的时间,我可以推算这些“我”思维碎片准确的时间点。
而我真正想让“我”记录的重大事件却一个也没有出现过,由于记忆的恢复是碎片化非连续性的,形成一段完整的记忆,绝大多数都是在最后时刻才能被拼凑完成,所以就没有被记录到,当然也没有记录的必要。
即便是一些零星的记忆,即使偶尔被“我”记录下了时间,我也根本无法证实时间的准确性。
惊喜的是,虽然我没有获得预期想要的效果,“我”却记录下了一些让我意料外的内容。
比如第38次,当我清醒时,“我”正站在一个梯形隔间前,
面对着隔间双手搭在玻璃屏幕上,双眼直直的看着隔间的内部,隔间内早已空空荡荡,“我”的眼神中也空空如也。
就像人类3岁前的记忆都是空白的,我也想不起来“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或许是某种本能让“我”对这里有了一种情结,而我看到“我”在这之前记录下了2个字——妈妈。
我隔着玻璃屏幕向隔间内凝视着,我想那或许是婴儿对“子宫”最原始的记忆吧。
第41次,“我”记录了——金色的太阳。我并不理解“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了金色的太阳,不过我猜想那一定极美的画面,以至于“我”的思维中闪过了这个词。
而就在这次,也就是第48次的信息提示内,“我”记录了——眼睛。那一定是苏润遥的眼睛,对于我来说,不论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里,那双眼睛对我吸引都是如此的强烈。根据推算“我”记录下眼睛的时间点是传送时间:00:12:51
随着我的目标传送次数越来越接近66,我的心情也变得越发的紧张起来。和“我”之间的游戏也失去了之前的兴趣,我保留了继续让系统记录“我”思维的功能,没有再去增加新的玩法了。
......
完成传送:56/66
任务耗时:27:53:57
重启倒计时:12:54:54
当第56次传送完成后,我听到了孙思杰急促且慌张的声音:“提前了!系统重启时间提前了!”
我被孙思杰突如其来的话给弄懵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在我还在发呆的时候,他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次他提高了音量:“你怎么了?系统重启被提前了!任务时间不够了!”
我一下子被惊醒,“任务时间不够了!”,我立刻问:“提前了多少?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提前了整整8小时,也就是说,离系统重启的时间只剩下4小时50分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