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第1/2页)
月光落在少年的脸上,更添几分清冷之色。
李玄清羽睫轻眨,“并未有什么好讲的。”
一瞬间空气都凝固了,为了减少尴尬,傅傅九娘抱着膝,徐徐开口,“我记得在我六岁那年,我姥姥带着我和表姐去村里的私塾念书。我不愿意,就一个人偷偷跑到山里藏了起来,饿了就去抓鱼,渴了就喝泉水,好不快活。”
“等我姥姥找到我时竟然都过了两个月,我浑身脏的也像个小乞儿一样。结果肯定免不了一顿板子。当时我还以为会被板子给打死,虽然很疼,但我并不怕。伤好了,我又跑出去,这样来来回回跑了不下十次。”
“后来我发现,无论怎么藏起来,都得被抓进私塾里念书,我就放弃了。”
“为何不喜欢念书?”李玄清淡淡开口道,墨色的眸子里全是疑问。
他在蜀山的日子里,上到天文,下到地理的书,他的师父绝尘子都会叫他背熟。
读书使人明礼明智,这明明是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傅九娘摇了摇头,“并不是不喜欢读书,只是不想自己的人生被安排好。”
李玄清面露疑惑,他从小循规蹈矩,听师父的话,按照门派的规则做事,这又有何不对。
“我很小的时候爹娘就去世了,我姥姥管我就管的比旁人严。说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在五岁的时候才第一次从房门里走出来。”
当初在杨家,她对杨小安格外关心,也是因为他们俩从某种意义来说,同病相怜。
李玄清静静听傅九娘讲完,心中也是理解。
被囚禁六年的笼中燕,一旦被放出来,又怎会不向往辽阔天空。
“所以我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两年前我终于成功瞒过姥姥,逃出来了,还在清溪镇搭了茅草屋,这一呆就是两年,直到遇到你,小道士。”
“和你在一起,我觉得特别开心。”
傅九娘说完,眼皮困地抬不起来,一下靠在树后睡着。
李玄清在听到最后一句话时,瞳孔放大,心里像是被巨石,重重敲打,一下又一下。
他走到少女身边替他盖上一件衣服后,心里奇怪的感觉才缓缓平复。
傅九娘三人又连续赶了三天的路,都没遇到一户人家。
没办法,每晚只能在地上过夜,日子虽然艰苦,好在一路的风景宜人。
傅九娘坐在石头上,啃着馒头,抬头看了眼,厚重的云像是要把整个天都压下来,快要下雨了。
三人赶紧吃完馒头,希望在下雨之前,能找到人家。
走了半个时辰,天色变得昏暗。盘根错节的碧绿树枝,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三人穿过一处灌木草丛,看到了前方黄土小道上的车辙痕迹,心中大喜。
沿着黄土小路继续朝前走,道路两边出现了一大片的水稻,被风吹拂,绿浪涟漪。
隐隐约约在前方能看到零星的几户人家。
“终于不用再睡在地上了!”路长珏叹道,他这段时间,真是吃不好睡不好,还腰酸背痛。
冷不防,田坎边传来老人的叫喊声,众人带着疑问,朝着声音飘来的地方一看,一位粗布麻衣的老婆婆,倒在田坎下,蜷缩着身子。
傅九娘和李玄清急忙把人搀扶了起来,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叫花婆婆,早上去山上祭奠完丈夫,回来的路上,被石子绊倒,跌进了田坎里。
好在老婆婆身子骨一直硬朗,只是扭伤了脚,暂时爬不起来。
“真是多谢各位小娃娃了,若不是被你们发现,也不知还要遭多久的罪。”老婆婆握着傅九娘的手,连连感谢。
借机傅九娘告诉花婆婆,他们赶了好几天的路,想找个人家借住,问她这附近可有人家,花婆婆笑了笑,让他们跟她回家。
花婆婆前两年刚死了丈夫,唯一的女儿也远嫁外乡,三四年才回来看她一面。偌大个屋子,只有她一人住,正好有足够的房间给他们住。
天空飘起蒙蒙细雨,李玄清瘦弱的身子背起花婆婆,朝她家的方向走。
花婆婆家虽然简陋,但总比在外风餐露宿好。
李玄清把花婆婆背到房间床上,傅九娘又在屋子里找了一些药膏,替花婆婆上好药。
花婆婆不愿继续麻烦他们,连忙说道:“隔壁还有两间屋子,柜子里都放了干净的棉被,你们快去休息吧。”
众人恭敬不如从命,刚走出屋子,便听见有人在敲门扉。
傅九娘打开木门,入幕的是一位和她年纪差不多大细眉杏眼的少女,身着布裙,头顶双丫髻,点缀着粉色丝带,看起来干净乖巧。
她左手撑着油纸伞,右手提着一个竹篮,上面挡着花布,看不见里面是什么。
“你是谁!为何会在花婆婆家里?”与她那温婉长相不同,她的声音尖细,语气刁蛮。
傅九娘见她态度不善,也问道,“你又是谁,找花婆婆作甚?”
那少女那受过这样的气,推搡着要闯进来,傅九娘也不是吃素的,用手拦住,不让她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