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点收获 (第2/2页)
街尾不起眼的土屋内。
“姐,听我的,明天你就去老黄铺子里,多试几样,买他个十套八套新衣服”
听着少年一刻不停的叨唠着。
杨秀只觉着眼前的身影再也不能和那个瘦小的,流着鼻涕的幼童重合了。
心里满是感动和欣慰。
“原来小丰早已长大了呢”
最后,杨丰只给姐姐留了二十两银子。
倒不是舍不得。
一是再多的银子就没法解释来源了,到时候姐姐追根究底下,担惊受怕是免不了的。
二来镇子就这么大,听说书先生说,昌海镇在庐阳县属于最为贫瘠的镇子了。
有银子也没地方消费啊。
再者自身处于迈入武者的打磨阶段,正急需大把的银子来购买补品,供自己日常修炼所用。
眼下的横财算是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了。
还有一年,必须跨入武者境!
这是杨丰给自己立下的目标,也是李修生给众弟子的最后通牒。
十六岁不入武者,那师徒缘分就到头了...
武道并非一日千里。
只有日以继夜的打磨气血,熬炼筋骨。
才能打破封锁肉身极限的枷锁。
于万千修者之中脱颖而出,争得那一丝得证道果的可能。
按照李修生所说,将气血以及肉身修炼到极致,各种传说中的神通将会一一现世。
滴血重生...
断发摧城...
等等...
也不过是抬手可施的小把戏。
这一句句话语,像一颗种子深深的埋在了大河门众弟子的心中。
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生根发芽,冲天而起。
关于这,徐二木聪明的脑瓜子又有想法了:
“难道镇子上的说书先生师承师傅?那么能吹牛皮”
“不对呀,也没听说师傅之前有过弟子姓钟。而且说书的那么老,和师傅也差不了几岁”
“怪哉怪哉”
拿捏着说书人的神态,摇头晃脑几句,还不等徐二木细细思索来由去脉,便惨遭一只硕大的黑脚迎面而来。
“师傅,别打脸啊。我那么帅,你嫉妒我”
坐于地板上,杨丰气喘吁吁的牛饮了一大袋水。
“还是差一点”
十年前,五岁的他在姐姐的带领下来到了小院门口。
本着投奔远房亲戚的想法,却刚好赶上李修生大开武院的日子。
于是,口中的堂舅成为了相伴十年的师傅。
或许是念在姐弟俩母亲李韵琴的份上,瘦胳膊细腿的小杨丰破格入门,和另外六名孩童成为了大河门的第一批弟子。
“我也是差一点”
一侧瘫倒在地的欧阳硕说道,双眼看天,目光无神。
“明年就要成年了,再不入武者。就要被师傅赶出门了”
瘦弱的身材在七人之中,显得格外的清新。尤富贵苦涩的接过话来。
只见几人聚在木屋前面的一块空地上,相较于其他零零散散的弟子们,似乎是一个小团体。
偶尔路过的弟子们,看向他们之时,眼中带着敬意,纷纷抱拳称呼“师兄”
只不过也有少数几人,对此很是不屑。
场地另一边角落的三人,出身明显比其他人富裕了许多。
两男一女,皆是身穿黑色武袍。
但若有行家在此的话,一眼便能看出,这等品质的绸缎,没个二三十两银子都买不下来。
要知道,杨丰姐姐杨秀平日里帮人做些针线活,一年省吃俭用下来,也才堪堪攒了十两银子。
“什么狗屁大河七子,不就是比我们早入门两年嘛”
腆着个肚子的薛荣鄙夷道,眼帘青黑,一看就是纵欲过度了。
三人中的少女甜甜一笑,瞬间迷得胖子挪不开眼了。
“楚师兄,你年底前应该能踏入武者境了吧”
白依雯朝着眼前的英俊少年娇声道。
当下正值观云历六千三百一十二年。
距离年底还有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没有在女孩姣好的面容上多做停留,被称为楚师兄的男子点了点头。
“嗯”
作为大河门第三代入门弟子,年仅十二岁的他,有着自己骄傲的资本。
莫说两个月,只需再沉淀上一半的时间,届时就有八成的把握,正式冲击武者境。
而他将会成为大河门开院以来第一个武者境弟子,也会是偌大的青州近百年来名列前茅的天才武者之一。
得到肯定的回复,与白依雯满心祝福,少女怀春的目光不同。
薛荣口中虽然都是恭维的话语,但浓郁的嫉妒却是填满了整个胸腔。
“这小白脸也比得上你家荣爷,天道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