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陪葬品 (第2/2页)
我一直猜测这里可能是当时一个边陲小国的国君墓,毕竟有能力兴建这种规模的人实在没几个。
这里紧邻当年的丝绸之路,保不准就有个家底特别厚,而且特别忠爱汉文化的。
但眼前这几个鼎,让我基本能够确定是汉代某个诸侯的地盘。
但我转念一想,七鼎都出现了,还有这么多陶罐,更远的地方还有些漆木器,这是墓室里出现的东西啊。
我实在想不明白,嘟囔着问和尚:“这些东西都是墓室里才有的,可这里空荡荡的,
难道是个前室?穿过那道石壁上的门才是主室?”
和尚又抱着些东西过来,看我这样问我怎么了,我把顾虑跟他一说,他嗤之以鼻:“这是前室?那墓道呢?墓门呢?没听说过还有开放式的墓,你老顺着河就能溜达到人家墓里来。”
话糙理不糙,这里怎么看都不像墓里的样子,我看想他怀里的东西:“又淘了些什么啊?”
他举着个陶罐:“你看着里面的黑泥,是不是什么上古丹药啊?”
我故意逗他:“是,这在当时可是入口的好东西。-”
和尚亮眼都放光了:“得嘞!这玩意儿多着呢,这回发了。”说着拿起一根木棍就要往外掏。
我赶紧制止他:“别特么刮了,这是陪葬的酒,再不然就是大酱,你直接蘸根黄瓜就能跟墓主儿聊天了。”
打发完他,我这才仔细的研究这些陪葬品。
虽说东西很多,但大多都是普通的陶罐、簋,没有什么特别的。
我那颗想长见识的心被泼了盆冷水,心想要都是这玩意儿我何苦下地呢。
手电能看到的范围有限,我打起几根冷光棒,这是梨花他们统一配备的,亮度强、时间久,就是太长装不了太多。
我身上就一根,一直没舍得用。
打起来可见范围就大了好多,顺着墙边往里走,除了陶罐,慢慢开始出现了木俑。
这些木俑高一米半左右,都是漆黑一片看不出底色,这么久都没有烂掉应该是刷了桐油。
这些木俑形态各异,有坐有站。
木俑的来源非常久远,后期甚至发展到机关木俑,“刻木为人,而自发动,与生人无异,但无性灵知识。”
但是木俑还是经不起岁月的摧残,时间久了木质机关也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后来多以陶俑为主。
虽然觉得可能没事,但还是担心这些木俑有残存的机关,我拉着和尚离得老远,捡起个罐子掂了掂,扔了过去。
我准头非常差,罐子在空中画了个抛物线,落在木俑前面的地上,“啪”摔得粉碎。
然后,我就看见有个木俑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