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学府大比 第一章 刘氏祖训 (第1/2页)
古希镇,神鬼峰。
云雾缭绕的山腰上,刘家村里还剩了二十来户人。
这些年,太平了许多,很多村民都搬下山去了,房屋也都空置了起来。
村东头一座有些年月的四合院里,有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正在书房中奋笔疾书。
少年名叫刘知一,今天,是他七岁的生辰,但他已经在书房里待了一下午了。
书案上除了笔墨纸砚,还放着一本极厚的书,封皮虽然泛黄,但很有质感,上面写着“刘氏祖训”四个金字。
书房外,有个妇人的声音响起,“我们一年就来这么几天,还耽搁他了吗?学那东西有什么了不得的!”紧跟着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大姐,知一就快写完了,再等一会儿就好了!”而书房里,刘知一头也没抬一下,专心之至。
“砰”的一声,书房的门被重重地推开了,走进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身形消瘦,一脸怨毒。
妇人叫陈明安,是刘知一的姨母。
看着默不作声,快步走来的陈明安,刘知一停下笔,略感不安。
眼看陈明安一手搭在了书案上,刘知一赶紧将《刘氏祖训》拿在手中,随后,书案便被陈明安一把掀翻,笔墨纸砚摔了一地。
刘知一将《刘氏祖训》紧紧地抱在怀里,问道:“姨母,您做什么?”
陈明安伸手抓住刘知一的手臂,往外拖拽,骂骂咧咧道:“天天看那劳什子,有什么用?看老娘一把火给你烧了。”
刘知一手臂被抓得有些痛,却仍然紧紧抱住怀里的书,朝着书房门口那个身材修长的中年男人喊道:“爹!”
男人名叫刘继道,此时愁眉苦脸地挡在那,无奈地恳求道:“大姐!别这样,吓着孩子!”
陈明安放开刘知一,斜眼道:“我们陈家的孩子,都这么娇弱了吗?学了一整年狗屁祖训,就这么点事儿就吓到了?”
刘继道以手扶额,说道:“你讲讲道理好吗?”
“嚯哟,我没文化,讲不来道理!我只知道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逼着刘知一去做,我没见过这么当爹的!”
“不是我爹逼我的。”刘知一辩解道,“我自己是愿意的!”
陈明安骂道:“屁都不懂,你知道什么叫愿意?背书背书,两千多年了,要有人做得到,也轮不到你了。做人要务实,看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别整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我肯定能做到!我自己都明白这些方法了,我知道我能做到的!”刘知一满脸通红,这话几乎是喊出来的。
陈明安气得不行,一巴掌扇了过去,骂道:“你要是能做到,我陈都不姓了!”转过头,看着刘继道,又骂道:“我真是瞎了眼,才同意老四嫁给你!”
刘知一挨了这一巴掌,眼中含泪,却硬是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捂着脸的手也放了下去,依照着《刘氏祖训》中所讲的办法,感受着心里愤怒和委屈的情绪。
那感觉,仿佛心里有一头恶狼在朝着自己张牙舞爪地咆哮,而刘知一却只是看着这匹恶狼,一直看着,直到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才对它说了一句:“我一定会做到的!”
刘继道见刘知一挨了一巴掌,不哭不闹,这懂事的样子,让他心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刘知一在做的,就是刘家两千多年来,祖祖辈辈都没有做到过的事情——在九岁之前,用《刘氏祖训》中记载的方法,将全篇十万零一字的《刘氏祖训》,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一旦做到了,就有希望能进入祖荫秘境,得到先祖的传承。
《刘氏祖训》倒不是什么功法,而是两千多年前,刘家一位先祖渡劫之前,写下的处世之道。他用了十万零一个字,将几千年来那些“得道之人”说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写了个明明白白。
这位先祖名为刘良元,是仙道第五境——归一境的大贤。
东国大地自五族之战过后,近五千年来,仙道能踏入第五境的人屈指可数。而这寥寥数人,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避世苦修,以应对天劫,成则飞升仙界,败身死道消。
而刘良元眼见世间诸多修士,戾气滔天,空有移山倒海之力,却无厚德载物之心,深感痛心。于是自己在仙道步入第五境之后,竟不再修炼,转而著书。
耗时百年,终于写成了这部《刘氏祖训》,又花了七百余年,倾尽心血自创了一个与之匹配的功法。
避世渡劫之前,刘良元给了刘家世代子孙一个艰难的使命——培养出一个在九岁之前能做到熟背《刘氏祖训》全篇的孩子。只有这个孩子,才打得开他留在通玄鼎中的秘境,得到他的传承,去突破更大的可能。
但《刘氏祖训》却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般,横亘在刘家子孙的宿命之中,让他们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陷入了一个可怕的循环。
他们的童年,大多都是在背诵《刘氏祖训》中度过,也都是惨败收场,并对这个使命深恶痛绝。
但是,每一代又总有一两个人,在年华消逝后幡然悔悟,看到《刘氏祖训》的意义所在,又主动把这个传承,当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成为子孙眼里那个煞费苦心但也被深恶痛绝的长者。
两千多年来,都是这样的循环,直到刘继道这一代,却有了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