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默契 (第2/2页)
“如果将这俩段话与爆炸案和连环杀人案联系起来,你们怎么看?”刘若天心中虽然模模糊糊的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想听一下其他人的意见。
裘冉,秦城,高原看着这俩段话,起初都是一头雾水,后来便轮流开始发表各自的见解,不过分析案情并不是他(她)们的强项,所以他(她)们发表的意见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会议室热闹了一会儿,稍微冷静下来以后,林泽开始说他深思熟虑后的分析。
“我们假设,火,代表的是1996年的那起爆炸案。孙杨是当年这起爆炸案的负责人,并且也是当时唯一一个针对此次事件进行过报道的媒体,虽然从新闻上来看他掌握的消息并不多,但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报社社长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所以修改,或者本身就对写新闻稿的孙杨进行过敏感词的限制。所以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孙杨对这起爆炸案的了解程度比如有百分之八十,可写出来以后却只有百分之四十,而且是无关紧要只用来当旁白的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留在了他的肚子里,这二十年来日日夜夜伴随着他。
先前师兄提到过,孙杨是一个童年不幸的人,父母是出意外而亡的,而且出意外的原因可能比父母的死亡还要打击长大以后的孙杨,孙杨年轻时候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无论当时的他看起来多么正常,多么阳光,其实从内心里,他都跟正常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起爆炸案带给他的震撼和心理阴影,一定与他内心的什么东西契合了,所以才造成了他多年的念念不忘。
再看他写下这俩段日记的时间,第一段是我们发现第二个死者的第二天,我觉得孙杨在看到这起新闻报道时,就已经明白了什么,并且很激动的写下了这篇日记。我觉得,日记中孙杨所指的“它”应该就是King,孙杨认识King,知道King是谁,也许他的猜测是错的,又或者是对的。但是对于凶手到底是谁这一方向,他绝对比我们要清楚的多。”
“也就是说,孙杨的死,很有可能是King的杀人灭口?”高原忍不住插话道,以他的智商,暂时也只能是理解到这里了。
“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支持King的,只是从不碍King的事,只是暗中推波助澜,King也一早就知道他的存在。如果他真的会碍事并且是个麻烦,King不用等到现在再处置他。比如你看KingTwo的下场就知道了,King当初断他手指的愤怒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恶意模仿,而是因为他这么做很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果人人都是King,城市即将大乱。这不是King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为了不让KingTwo继续胡闹下去坏事,King出手了。”林泽深度的剖析了King与孙杨之间的联系,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也就俩个字——默契。
“我们再看第二段话。假设我刚才的假设是对的,“它”就是King,那么代表孙杨现在已经能够确定king的身份,并且二人很有可能已经是打过交道了,不过这时的孙杨还是沉住气,继续在暗中推波助澜。即使后来我们找到他,循循善诱,他也没说过任何透露King身份和行踪的话,那后来我们在监视他的过程中也并未见到King曾经联系过他,证明King对他这个人很放心,至于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分析完日记内容以后,林泽皱着眉,再度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现在依旧觉得孙杨的死并非是King所为,也依旧觉得任美丽这个人实在可疑,因为她实在太优秀,而孙杨无论从生活还是人品来看,都实在是配不上她,这样一对儿夫妻搭配竟然还坚持了这么多年……这中间,一定有着什么原因,是外人所不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