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血祭(十二) (第1/2页)
二人下了车,现场高速弯道上被擦出一道长长的的印迹,山崖下被蹭秃了一大片。
望参撑着伞,探头一看,山崖下还散着不少货。
“我们是早上六点多才接到的报警电话,也就过了两小时,接到你们消息,我立刻就让他们把现场封锁起来,没再清理了。”黄队站在山崖边,解释道,“我们只把尸体和货车运走,其他都留着……”
“这山坡下去还挺深的。”江未济看了眼山下。
“对、对的,不少货都滚下去了。”黄队答道。
望参沿着那擦痕走了一遍,用脚步粗略量了量,大概有十来米长。滑出十来米都没刹住车,这惯性得多大……
“让人下山把货都找回来。”望参凝着眉,遥遥扫了眼目之所及散落在山坡各处的货箱。
“看出啥了?”江未济问。
“我怀疑这车超载。”望参说,朝那条灰黑色的擦痕扬了扬下巴,“十多米。”
望参即使不解释,在场的人也心知肚明,车祸事故中,轮胎与地面留下的擦痕越长,说明这车很难停下来,惯性大,也就意味着质量也大。
黄队听他这么一说,连忙点头,立马掏出手机把这事落实了下来。
“对了,问问昨天负责装这批货的是什么人。”望参补充了一句。
“还有其他要查的吗?”黄队一手捂着话筒问,心里直犯嘀咕。这侦查队长这么年轻,往那一站总惹得人想去看他眼睛,刚见他时还以为是花瓶,也没敢和人对上眼神。没想这双漂亮的眼睛这么毒辣,不愧是支队的人,还好没把人冒犯了。
“没了。”望参朝他弯起眉眼。
黄队被他那笑容晃了一下眼,尴尬地背过身去。
望参前脚刚踏进支队,方欣便哭丧着脸冲过来,嘴里嚷嚷着。
“参哥,不好啦!”方欣抱着平板电脑。
“你慢慢说。”望参见他要扑过来,忙往后退了退。
“微博热搜炸了。”方欣把平板塞队长手里,“不知道谁拍了案发现场的照片,发微博上了。”
望参一听,眉毛拧作一线,点开头条,明晃晃的一组图,好在没凑齐九宫格,也就三张。
一张是烂尾楼命案现场,一片血红的照片,尸体还搁那坐得端端正正的;第二张是个特写,打了马赛克;第三张,则是他们刚进场办案的照片。
拍得算不上清晰,但这画面也够渗人的。
“把上次逮着的记者找回来问话。”望参把照片划过去。
方欣“咦”了一声,“上次不是把他照片都删了吗?”
“照片拍摄的时间段在我们来之前,除了他还能是谁,分局拉警戒线的时候连人都不清干净。而且最后一张这角度……”望参把照片划回去,支队外勤的人基本都上镜了,“这角度,和他相机里拍的一样。估计一开始他见我们在办案,不敢靠近,用手机拍了一张,但距离远,拍的不清晰,才用了单反,刚好被我逮着了。”
“你们也真是,把人带回来不看看他手机?”望参瞪了方欣一眼。
“那天我们也是忙昏头了嘛……没注意那么多……”方欣撇了撇嘴,有点庆幸队长瞪人一点都不凶。
“望队,这微博账号好像不是刘记者的呀。”林敏敏抱着一堆文件穿过走廊,好奇地探头看了眼,插了句话。
“这是个微博大号,我有关注的。”林敏敏这段时间和望队接触的多了,说话也没之前那么拘谨,逐渐“原形毕露”。
望参递给她一个,你是不是傻的眼神,“他不能把照片卖给别人吗?”
林敏敏摸了摸头发,有些不好意思。
“那他怎么今天才发啊?”方欣脸上疑惑。
“独家新闻,他拿这几张照片钓‘金’鱼呢,谁家出价高卖给谁了。”望参说着,一边点开评论,打算看看网民们什么反应。
前几条热评都在讨论死者和烂尾楼,猜测凶手选择在烂尾楼作案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引起关注。舆论风向倒是没太大问题,照片拍得不是很清晰,博主也给画面打了马赛克,冲击力没那么大,还在民众接受范围内。
后面的评论就没那么正经了,夹了些离谱的话题,讨论起了他们办案组的颜值。
望参太阳穴跳了一下,也不知道这群网民脑子里一天天都塞的什么玩意。
方欣歪在队长身侧,看着他划拉屏幕。
“他们眼睛还是挺毒的。”方欣托着下巴,笑嘻嘻道,“这么糊一张照片,都能看得出咱们参哥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