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册封 (第2/2页)
元秉辞移目警告了妻子,站如松柏,一动不动。
稍许,一个微胖的中年太监身穿黄色绸衫,手持拂尘,身后跟着两名低头敛目的小太监,被羔膝鸢肩的刘管家请了出来。
正堂前方的大院正中早就焚炉熏香,候旨多时了。
胖太监是皇帝身旁最得宠的唐公公,元晞非常熟悉此人,只是现在她还未满十四,跟唐公公尚未打过交道。
元家老夫人在两个媳妇的搀扶下,带领众人来到院中,按辈分排列,依次跪下。
唐公公展开手中的明黄卷轴,脸上笑出肉窝,宣读圣旨。
元晞垂着头,跪在最后一排,等圣旨读完,所有人都朝她望去,她懵得心慌出汗,黏黏的额发贴在脸上,一颗心在腔子里跳得无法控制。
“元家长孙女元晞出身名门,慧心纨质,圣心垂爱,特赐封长宁公主,食五百邑。”
每个字都像虫子,附在她的身上爬。
面前的青石地砖上,已经湿了一片,汗水顺头流落。她双手撑着鹅黄的软垫,只觉得掌根发软,头昏眼花,肘窝渐渐弯折起来。
唐公公见她身子越跪越偏,忙穿过众人,亲自将她扶起,粉白的腮肉颤动着说:恭贺公主,从今日起,您就是大庆的长宁公主了,皇上特意嘱咐,请公主今后住进宫中,陪伴姑母,还亲自为您选了紫棂殿,离凤藻宫近,方便您去皇后宫中。
元晞确定双脚站稳后,才低头从唐公公手里接过圣旨,脸有点白,像是被吓到了。
元秉益来到女儿身边,面露不舍,心中喜怒不明,只轻扶女儿肩头,拍了两下。
元家众人已起身,唐公公继续与元晞父女寒暄几句后,给老夫人行了礼,便告辞了。
刘管家带着小厮一路送到了府门外,回来后三房的人还在正堂,有的愕然,有的艳羡,有的揣摩。
元秉益眼神凛过刘管家,他顿觉身上变凉,低头停住脚步,转身踏出院外,守在门口。
元晞苦笑着,被祖母拉着手打量:晞儿此前可知皇家的旨意?
她摇摇头,望向父亲,元秉益也相继摇头,圣意难测,无人预先知晓。
元秉辞小心地斟酌说:会不会是蓉儿的意思?
元秉谦立刻纠正:三弟,要称皇后娘娘。
元秉辞醒悟,连连点头,收住口,望向母亲和大哥。
半响,老夫人松开孙女的手:唐公公转告的圣意,十日之后,等紫棂殿打点好了,便要晞儿进宫。你们都回吧,我跟晞儿交代几句。
众人渐自退去,元樱临走前瞪了长姐一眼,怎么姑母就没看上自己?她也想当公主啊!
元慧乖巧地冲长姐点点头,预备这几日好好陪伴长姐,以后再想见面,可就真的难了。
众人刚离开,元晞的眼泪便如止不住的泉水,汩汩外流,元秉益将女儿搂进怀中,对皇帝夺走女儿的行为有几分不齿。
他可没觉得这是天大的荣耀。
元晞小声啜泣,心里逐渐缓过来有了主意,说什么紫棂殿离皇后近?只怕是皇帝想离母亲近!
皇帝心思太重,什么封公主认女儿,他真正想封的是母亲,又忌惮元家与曹家的势力,转了几道弯来接近母亲!
元老夫人见孙女眼泪止不住,强忍着心头的不舍,眉目和煦地笑道:晞儿,到祖母这里来。
说着伸手拉住从父亲怀里出来元晞,一边摩挲孙女的小手,一边安慰:圣旨已下,不可更改,晞儿要做好心理准备。等进了宫,有你皇后姑母在,谁也不敢欺负你。若受了委屈,只管找姑母,知道吗?
元晞擦着泪点头,心里晃划过宫中各个主子的影子。
想欺负她的人是谁,她心知肚明,前世下手害死自己的,不就是太子那个疯子吗?!
还有宁王萧珩,皇帝最小的弟弟,风流好色,与她隔着辈分,上辈子还腆着脸求娶她当侧妃。
元晞越想越难受,小脸垮起,莹白的脸颊上,挂着几个泪疙瘩。
“腻腻那里,速派人送信,让她回金陵。”元老夫人吩咐大儿子。
“母亲放心,儿子知道。”元秉益算了算日子,妻子回扬州才三日,她每季回一次娘家,至少七日以上才归,可现在,女儿被封公主,今后一切节奏都要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