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国风天花板 (第1/1页)
魔都,某高中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郭杰正在上古诗词鉴赏课。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在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现在各科目考试的试卷,都增加了文字阅读比例。不仅要考学科能力。还检测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阅读速度、信息提取等等能力。可以说是越来越卷了。而在语文科目中,国学部分的内容增加了很多。古诗词阅读和鉴赏的内容也相应增加。【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郭杰感觉自己在老师中的地位瞬间就提升了不少。以前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历史老师等等科目老师都对学生说:“别一天到晚捧着语文学,抱着语文背。”“语文这个科目玄乎得很。你认真学考这么多,不认真学还是考这么多。提分难。别做无用功!多刷两道数学题,分数就上去了。”但现在老师们都说:“多花点功夫学语文吧!不然你题都读不完。阅读速度要多看才能提升。”语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当然了学生们也是真喜欢语文课。特别是讲到国学相关,古诗词相关。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郭杰喜欢在语文课堂上分享好的文章词句,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当初《知否知否》他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了音乐,分析了歌词。此次他更是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分析和品鉴《琵琶行》。“语文是个庞大的课题。”“书籍、音乐、电影都涉及语言文字,你们千万要好好学。”“不然以后听歌都听不懂。”这句不然以后听歌都听不懂,让学生们深以为然。如果以前郭杰这么说,他们可能会反驳,瞧不起谁呢?但现在许放复出,他们的确有这种感觉。听起来感觉歌词写得很牛逼,很有意境,但并不是一听就能听懂的。学生们就觉得许放特别有逼格。人家写歌都写成诗词大家了。大明星都这么努力这么卷,我还有什么资格躺平啊?哎,埋头学习吧…………京都。青瓷品鉴会举办的日子逐渐临近。过去的一周多时间,主办方通过邀歌、全网征集等方式,收到了上万份音乐投稿。主办方邀请了国内一些知名的音乐人对这些音乐进行筛选。其中不乏国家级歌手。此时八位三位专业歌手正围坐在一间隔音效果非常好的房间内。前方墙面上投影出收到的音乐作品列表。他们正在一首一首筛选。很多作品他们只是看了歌词,便直接pass掉了。歌词写得太没意境了。deo都懒得听。连续几天的筛选,三位老师也有些疲惫了。“董老师,要不我们就采用《青瓷赋》这首作品吧。我觉得这首歌已经非常符合主题了。挑选了这么多,一首比一首差。”陈帆说道。还剩下几百首歌。但他已经失去耐心了。董秋阳道:“只有最后三百首了,再坚持一下。
”“我们拿了人家的钱,就得完成自己的工作。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董秋阳年龄最大。是三人中的老前辈了。当然也是整个乐坛的老前辈。国家级歌手。“话是这么说,”吴艳芳道,“但这后面的作品质量也太拉垮了。先快速扫一遍吧。”“主办方要是把创作者的名字给出来,我们也能轻松些。”为了保证筛选的公平性。主办方给三位老师的邮件中,所有作品的创作人都是被隐去了的。所以董秋阳等人只能通过一首首的看歌词、试听deo的方式进行筛选。没有捷径。“是啊。”陈帆道,“再也没有出现《青瓷赋》这样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青瓷赋》会不会是许放创作的?”吴艳芳道。“也有可能是唐长老。最近唐长老写的那首《琵琶行》太火了。歌词时候写得真好。”陈帆道,“只可惜,这个唐长老太神秘了。根本猜不到他的身份。”董秋阳听到《琵琶行》这首歌也颇为感慨。他道:“我要是能写出这样一首歌歌词,我死都愿意了。”尽管董秋阳说得有些夸张。但陈帆、吴艳芳也清楚,《琵琶行》的确很优秀。甚至古诗词界的泰斗级人物墨玉元都公开发言,称《琵琶行》乃千古绝唱。可见这个唐长老文字功底有多么深厚。一个写歌词的,让古诗词界大老如此赞誉。三个人讨论了一会儿《琵琶行》,然后继续埋头挑选、鉴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董秋阳摘下老花镜擦了擦,揉了揉眼睛。眼睛都看累了。通过快速筛选,现在投稿只剩下十余份。“终于快要完了。”陈帆道:“看来没有比《青瓷赋》更优秀的作品了。”董秋阳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戴上了老花镜,继续筛选剩下的十几首歌。眼看着歌曲一首首被筛选掉。董秋阳是有些失望的。上万首歌才选出一首《青瓷赋》,多少有点不甘心。终于就在看到倒数第三首歌的时候,董秋阳的眼睛忽然一亮。“《青花瓷》”董秋阳念出了歌名。和《青瓷赋》很相似呢。其实首先吸引他的,也是这个歌名《青花瓷》。言简意赅。没有很多作品的花里胡哨。给人一种清丽之感。董秋阳快速浏览这首歌的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澹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装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青花、牡丹、冉冉檀香、宣纸……一个个古香古色的词汇镶嵌子在歌词中,婉约诗意。古典迷人。“好词!好词!”董秋阳激动不已。比起《青瓷赋》,他更喜欢这首《青花瓷》的歌词。《青瓷赋》是按照古辞赋的方式填词,作曲编曲,也基本偏向那方面。但词又达不到《琵琶行》那样的惊艳和出色。而《青花瓷》的歌词既婉约古典,又易于传唱。听到董秋阳的称赞,陈帆、吴艳芳
都向着董秋阳看来。董秋阳将连指了指《青花瓷》,“听听这首歌的deo”。陈帆出于好奇,立刻点击了《青花瓷》的deo。顿时《青花瓷》的前奏响起。首先入耳的是古筝。优美的旋律弹奏而出。听到古筝旋律,就仿佛看到了一位青衣女子在古香古色的房间中,弹奏古筝一般。这旋律竟然是有画面感的。听着十分舒服。优美。古筝之后,长笛加入进来。既优美古典,又时尚流行。“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澹……”歌声刚一响起,陈帆便已被其深深吸引。不自觉闭上了眼睛,聆听这首《青花瓷》。“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包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釉色渲染、含包待放。那位青衣女子的形象愈发真实立体起来。浅笑嫣然。美妙无方。《青花瓷》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钟兴民编曲,收录于周董2007年11月2日发行的专辑《我很忙》中。方文山对这首歌歌词的创作追求一个美字。唯美。主歌部分“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澹”这句歌词写得尤为精妙。它是偏向于一种写实和艺术之间的文字。纵向将笔全力按下去,然后横向拖动并缓慢提笔。随着笔身逐渐抬高,笔尖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少,笔触由浓转澹。随着这笔尖墨迹,顺利通过“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装”过度到人身上。青花瓷和美丽婉约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别有一番境界。青花瓷像你、檀香触动我的思念,仕女图还是让我想起你……“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鸟鸟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彷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据说方文山拿到这首歌曲子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青铜器。然而曲子调温柔委婉、澹雅脱俗。又让他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烟雨江南和青铜器搭配在一起,怎么想怎么觉得诡异。恰好他有一些玩古董鉴赏的朋友,和他们的交流中,激发了他写这首词的灵感。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开始以之为主题开始创作。汝窑瓷非常稀少和珍贵。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重宝。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造型简单素雅。宋徽宗时期,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这也是《青花瓷》歌词“天青色等烟雨”的由来。已经唯美诗意。“好美。”吴艳芳忍不住赞叹。她没想到竟然有人能把青花瓷写得这么唯美。像一首诗。彷若
自己正撑着油纸伞,走在烟雨江南一般。这种美婉约、端庄、诗意、珍贵。达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诗意境界。“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江南小镇、泼墨山水画、帘外芭蕉、铜绿门环……一个个意象的堆叠,将那种唯美的已经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段歌词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这句“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被称为“三惹”。帘外芭蕉惹骤雨。在古代诗词里,芭蕉好像经常与雨结合在一起。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芭蕉惹骤雨,仿佛能听见雨打芭蕉的声音,仿佛能看见芭蕉叶摇曳的形态。有铜绿的门环。还有惹了我的你……都是成双成对的。惹字既娇羞,又灵动。用得可谓极妙。董秋阳感觉这首歌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冷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歌词、旋律、意境、编曲!都是上等之作。“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歌曲走向尾声。然而董秋阳、陈帆、吴艳芳却依然沉醉在歌声之中。好一会儿董秋阳才道:“就选用这首吧。”《青瓷赋》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才一直没有放弃听到了最后几首歌。《青花瓷》的出现瞬间就让他明白了。他寻找的是一种美。一种韵味。陈帆也觉得《青花瓷》好。但以他的角度出发,他更喜欢《青瓷赋》一点。“董老师,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仔细斟酌一下,仔细对比一下这两首歌。”陈帆说道。“艳芳,你认为呢?”董秋阳看向吴艳芳。吴艳芳道:“两首歌都是好歌。作词《青瓷赋》更胜一筹。作曲和编曲《青花瓷》更加优秀。很难决断。我们的工作是从海量的作品中挑选出备选作品。至于选用哪首歌,我觉得还是让主办方决定吧。”“嗯。”董秋阳颇以为然的点头。如果以他的个人喜好,他当场就拍板《青花瓷》。三人略微商量便达成共识。将筛选出来的《青花瓷》、《青瓷赋》提交给了主办方负责人贾玉怀。贾玉怀收到结果后把两首歌认真听了好几遍。第二天早上开了一个简单的会意商议此事。结果也是拿捏不定。这时候有个下属提了一个建议,“贾老师,我有个想法。”“你说。”贾玉怀看着对方。下属道:“既然我们自己拿不定主意,那不如由粉丝们去决定。我们将两首歌都发布出去,让粉丝投票。粉丝更喜欢哪首,我们就用哪首。”“这样既
选出了品鉴会的主题曲,又起到了宣传效果,一举两得。”贾玉怀对这个提议拍手叫好。“就这么办。”贾玉怀拍板。散会后,许放和田光都接到了品鉴会主办方打来的电话。征询他们的意见。二人哪有意见啊?许放接到电话时正好在公司,立刻就去录音室录制了正式版本。田光那边也找了一位东方传媒的天王级歌手雷宇。雷宇也在当天便完成了录制。次日。品鉴会主办方收到了两首歌的正式版本。并且通过微博发布了出去,发起投票。而且隐匿了创作者和演唱者的名字。这样一来,粉丝们就只能投给自己喜欢的歌曲了。消除掉了歌手和创作者的影响。由于之前主办方进行过全网征集。所以这次发起投票,话题热度很快就上去了。冲上了微博热搜。“《青花瓷》好好听。”“《青瓷赋》也不错啊。”“两首歌的真是绝了。”“我就想知道这两首歌都是谁写的。”“不会吧?你不会真听不出来吧?《青花瓷》明显是许放的声音啊。《青瓷赋》是雷宇唱的。许放的歌当然是他自己写了。还能有其他人?雷宇是东方传媒的天王歌手。而需要天王级歌手演唱的作品,不是王鸭写的,就是千岛九子之一的田光。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王鸭写词的风格是华丽型的,很容易辨认。”有粉丝这么一提。顿时大家就把创作者给猜了个**不离十。这是主办方也没有想到的。这届粉丝很行啊。许放也没想到,这样都能与田光交锋上。田光看到网友们这样的推测,顿时也有点期待投票的结果了。之前他就猜测,主办方很可能也邀请了许放创作主题曲。现在如了他的愿。“听听《青花瓷》写得怎么样。”田光兴致大增。戴上耳机,播放《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澹……”听着旋律、品味着歌词、留意着编曲。“小巧、精致、诗意、婉转……”他在心中给出评价。在创作《青瓷赋》之前他就听许放的国风作品,学习国风类型歌曲的创作。本以为已经掌握了精髓。听到这首《青花瓷》之后,他则觉得自己缺了一点这类型作品的创作火候。最关键的是,虽然隐去了词曲编曲人,但不难猜测,这首歌的编曲也是由许放独自完成。而《青瓷赋》的编曲,他是交给云慕去做的。所以但从个人完成度方面,许放是要领先于他的。“词平分秋色,曲逊色三分,编曲只差一分。”田光对比了《青花瓷》和自己的《青瓷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觉得自己这首歌胜出的可能性不会太高。四个小时后,投票数据也符合了他的猜测。《青花瓷》领先十万票!虽然差距不是很大,但田光很清楚,想要追回投票票数,显得很困难了。因为随着聆听两首歌的粉丝越来越多。粉丝们似乎也更加倾向于《青花瓷》了。甚
至他还看到华夏最资深的乐评人“音乐百晓生”写了月评文章对两首歌进行了对比和点评。最终得出结论:我认为《青花瓷》是目前中国风歌曲的天花板了!…………5000字章节。求月票、推荐票、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