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投诚 (第2/2页)
书房之中,桓德与桓郑议事。
“郑儿,你觉得娴岱郡主如何”,桓德问道。
“儿觉得娴岱郡主甚好,貌美、得体,也有筹谋”,桓郑道。
“听闻崔王曾想请陛下赐婚娴岱郡主与你,陛下不敢做主,如今看来,此事未必不能成。娴岱郡主人才,倒是可做我桓家宗妇。只是,若娶了娴岱郡主,嫡公主当如何。皇室虽说不如前,到底要顾得脸面周全。”桓德道。
“嫡公主身份正好,可是过于愚蠢,儿难以她为妻。只是若舍公主而娶郡主,只怕伤了皇室脸面。若是公主为妻,郡主为妾,只怕公主难担持家之责。我桓家家规甚严,嫡庶分明,断不能出宠妾灭妻之事。郡主若不能为妻,便也得罪了崔王。我桓家眼下权势虽盛,也不能树敌过多,要为将来计”桓郑试探着说。
“为将来计?郑儿今日可是有事要说”桓德道。
“父亲,我们是否,要再进一步”,桓郑道。
“郑儿,父亲知道你的心思。我们桓家,一路经营到现在不容易,不可轻易冒险。进之或许无功,可能还有灭族大祸,□□最好”桓德道。
“可即便我们安守现状,也未必能为子孙求得世代安稳。我桓家权势已极,物极必反,越是鼎盛,越是容易遭人算计。眼下虽无十足胜算,但父亲大权在握,先发制人,未必不成。如若等皇室连横朝臣,我桓家将处于势单力孤的局面,到时,便是任人宰割了”桓郑道。
“糊涂。皇室连横朝臣谈何容易。你以为我们有如今局面是因为什么。正是因为数代积累,用法治的手段,数代驯化了朝臣各安其职,纵然朝臣心思未必如表面顺从,但严法之下,哪家敢冒灭族危险相帮皇室。我桓家用数代与皇家角力,才有如今的局面,此刻桓家要合纵朝臣,谈何容易。此刻局面微妙,各方势力平衡恰当,若有一方冒动,才是愚蠢至极。当下无一方势力能与我桓家抗衡,我桓家又靠法治立家,此刻均衡之势下,我桓家若贸然起事,才是给人以把柄,谋反之罪,当前法治威严之下,我桓家便是灭族之祸。”桓德道。
“可是父亲,局势瞬息万变,眼下朝局虽均衡,但难保长久。我们若是安于现状,未能提前筹谋,只怕落人算计,一旦失了先机,前景难言。父亲可知,陛下已开始筹谋对付我们了”桓郑道。
“此话何解”。桓德道。
“陛下素日喜设宴赐婚,看似随意之举,可经陛下赐婚的人家,渐都靠近实权官位,近来在朝上,开始议论为皇室加尊号,立宫室,看似不过是恭维皇室,可渐也有靠拢之势。尤其是素日依靠政绩晋升无望,父亲素日又不喜巴结,钻营人家向上无门,难免不会被皇家利用,火中取栗,冒天下之大不韪,求泼天之富贵。父亲,不可不留心”桓郑道。
“不过一些钻营人家,非世家,又无根基,跳梁小丑,能成什么事。朝中众臣,多求自保,谁人肯出头,我们桓家只要守好门户,小心谨慎,不落人把柄,方为上策。此事暂不再论。当下,是你娶妻之事要紧”,桓德道。
“父亲,是的”。桓郑道。桓郑内心并不甘心,但不愿反驳父亲。
……………………………………………………………………………………
“女儿,今日之事,你看如何”,回府路上,崔王问娴岱。
“女儿行事不为其他,只为让桓大人和世子知晓女儿并非柔弱之人,女儿处事可匹配世子。只是我怕桓家顾虑嫡公主的身份,并不能定下女儿为世子夫人,这事,只怕还要另费功夫”娴岱郡主道。
“依你看,此事还当如何”,崔王道。
只怕要谋反才能成事。娴岱心想。若皇家仍在,顾虑皇室脸面,桓家难娶我为妻,最好的安排,也只怕是为妾。若然为妾,此事又有何意趣。除非皇室不在,可桓家眼下权势已极盛,怎会动此心思。即使真有此举,纵然不可能娶嫡公主,人选也未必是我。此事,还得再多思量。
“女儿,你在想什么”崔王见女儿一言不发,似有愁容,开口问道。
“没什么,女儿一时失神”,娴岱道,“只是女儿,非桓郑不嫁”
……………………………………………………………………………………………………………………………………………
刘崇府上。
“之前的事办的如何”,刘崇问道。
“桓郑已开始核实书阅借调记录,以及各家私下往来,看来,桓郑开始行动了”,慕如道。
“皇上若有此魄力对付桓家,何须我们这般筹谋。我向皇上进言,要皇子多学桓德政务,以表对桓德的尊敬,皇上便吩咐各宫多翻文书,再有你,可以安排文书借阅进度,化整为零,更能让桓郑起疑心。聪明人总不相信表面的想象,总认为话外有话,背后另有真相。殊不知,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刘崇道。
“大人再示意陛下,授意将各家调近中枢,看似培养心腹一般,引桓家着急”,慕如道。
“不是桓家着急,是桓郑着急。桓德沉稳,不会因一点风吹草动便自乱阵脚。他很清楚,虽然桓家手握大权,但在皇家、世家、朝臣、民间,并不占绝对优势,各方处于均衡,此刻谁若先出手,打乱局势,反而要深受其害。”刘崇道。
“所以,我们从桓郑下手。桓家立家之本是推崇建立的一套法治体系,向来自诩是护法第一家。若然此刻谋反,触犯律法,便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虽不一定将桓家连根拔起,但也能逼桓家交出部分权力,如此,才能替皇室夺势,达到新的平衡。”慕如道。
“你总算能看明白这条,如儿,你成器了。你祖父教你书本之道,但是书本之道要化用,方得益处”,刘崇道,“你与公主的事如何,你与公主的婚事,要在桓家起事之前,才能在事成之后得利,也能抬高公主身份。早日成婚,公主便能与你一心,替你谋划。”
“大人,我知道了,待时机成熟,我便请大人代为请旨,请陛下赐婚连宋”,慕如道。任文渊阁职后,与连宋往来增多,交谈之际,屡屡合契,连宋向往大同世界,与慕如不约而同,在这世家当道的时代,这一念头上,知音难寻,相谈甚欢,实在难得。唯有在连宋面前,慕如随性随心,屡有难解之处,连宋也能出谋划策,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慕如也能感觉,连宋对他心意日近。慕如虽心有不安,但自家变后,慕如一直生活在筹谋之中,在连宋面前,有前所未有的轻松。虽然不安,但眼下,他想顺着自己心意,为自己求一个圆满。连宋,大概也是这样想的吧。
“连宋?”,刘崇笑道,“看来你们好事将近了,我为你高兴,你祖父也会为你高兴的”。
我自然是高兴,只怕姑奶奶会不高兴,若姑奶奶不高兴,不知祖父是否会高兴。慕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