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 (6) (第2/2页)
拉公安的黄色吉普车离开索罗村的时候,来福被有才和喜娃好好地骂了一顿,有才担心来福这样一闹,有亮几个会变本加厉的闹腾。来福理直气壮地说他不怕,虽然是生在同一个村里,但事不过三。都什么年代了,看不惯他们狐假虎威的样子!有才没想到来福去了派出所,担心家里在村里难做人。有亮,亚东和耕读年轻气盛,这些年耀武扬威地不可一世。没事情罢了,要是万一被抓进去,出来那就是提心吊胆的事情。来福说他没有想那么多,书上说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所在。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怕这怕那的?喜娃唉声叹气了一阵再没有言语。有才说以后家里的事情叫他少掺和。来福就在屋里大声地吼着说,看把他们胆小成什么样了?只要是他有亮敢动家里一根毫毛,他一定不会放过有亮的。有才火气刚上头来,正准备收拾来福的时候,在一旁的老婆拦住了有才说,娃娃大了有娃娃的想法,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那就顺其自然吧?凡事总有个解决的办法的,难道有亮打人是对的,她儿子告状就不对了?有才这才忍住没有发火。红霞则在一边连哭带笑地自言自语。来福扶着奶奶的胳膊说,他不会叫别人再伤害到他的奶奶。红霞的眼泪就像下雨一样流了下来。
夏粮收割不久,木娃就开着拖拉机帮村里碾麦子。听惯了连枷咯吱声的我,突然被拖拉机的噪声弄的有点接受不了。自从木娃的拖拉机进村后,连枷的声音就慢慢少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拖拉机的轰鸣声。那年夏天我感觉最有意义的两件事情是木娃的拖拉机和小学、有化带着娃娃回了一回索罗村。我看到远征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虽然和童文同一年生的,但在城里的这几年,变化很大。长的细皮嫩肉的很帅气。我以为远征也是在读大学。小学说远征中学毕业后去当兵,转业到地方参加工作了。我问远征还记得童文、童武几个不?远征说记得,只是这些年少有联系。小学说很多年没有回村里来了,村里变化蛮大的。我顺便问了红红的事情,小学说安排在单位的宾馆上班,她没读过书,凑合着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我顺便说起鞭杆叔的事情,人老了,就想孙子了,有时间多回家看看。小学说刚参加工作时压力大,家里照顾的少。这些年过的好一点了,想把他爹娘接到城里住几天。我说小生很孝顺,家里都是他和媳妇在忙里忙外的维持着呢。老人家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要是真去了城里,估计住不惯,吃不惯。有化说他也问过他父母,他娘想去,他爹话不对口。我说要是他娘去,就把他娘带到城里住几天,看看城里的世界也好啊!毕竟不是索罗村。有化说他娘说他爹不去,她也不去。他叫了好几回了,单位上的车来去都很方便,他爹娘就是不肯去。他也没办法。小学哈哈一笑说,人老了,哪里都不想去。他娘说城里没有浆水面,她吃不习惯。我说浆水从家里带上,城里总有面条吧?小学说商店里多的是。要什么样的面条就有什么样的面条。不过他还真的没见过卖浆水的。我问小学能吃惯浆水面不?小学说不常吃,吃多了肚子胀。远征说他爱吃,他奶做的浆水面好吃!我说老家的浆水面城里人吃不习惯。只有从村里走出去的人,才会留恋家里的浆水面。不吃一碗浆水面觉得都不是索罗村的人!小学说这就是乡亲!无论到了哪里,都忘不了家里的一碗浆水面。地椒和山丹丹,抹上油泼辣子乡味就更浓了!
我叫有化的儿子长圳和远征吃蜂蜜。问他们在城里吃过这东西没有?长圳说城里有,但没有老家的好吃。有化说城里百货商店里有,但都是提取了蜂王浆和花粉的蜂蜜,没有老家的老蜂蜜好吃。远征说小时候从我家门前走过,都能闻到一股蜂蜜的味道!我说尤其是荞麦花开的时候,那股味道谁都无法拒绝。小学问我家里还有没有荞麦面?我说有。苦荞麦和甜荞麦家里每年都种。有化说那就吃一顿荞麦浆水面好了!这味道他一说起来就流口水。
我们三个就又聊到了小时候打马蜂的事情上,无意中说起岁旦。小学犹豫了一会说起周国平的事情,说是从地委行署专员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哈布过世后,德爷和大嘴处理完后事,秋水找过周国平。在某一次饭局上他们以老乡谊的身份认识的,后来就知道了这件事。苏安能调去山沟乡,少不了这层关系。小学交待我不要到处乱说,我说他看我像乱说话的人吗?有化笑着说看起来不像!我们三人开怀大笑起来。我说起那年小学和有化来家里的时候,正是挨饿的时候,莜面汤和洋芋蛋招待的他们。现在是清油细面,日子越过约好了。我们聊到雷子和狗娃、有才的时候,有化说有才命苦,家庭不顺。小学说狗娃人城府深。我说人都是会变的,在挨饿受罪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能吃一顿饱饭,穿一件新衣服。现在谁还花着心思寻难受?有才要不是家里的事情太多,我看他大有可为。小学和有化羡慕我把孩子拉扯成人,这在索罗村是无人能比的。我说都是误打误撞遇到了李少华老师,加上娃娃们爱读书识字。我就说起童富的事情来。调皮捣蛋,怕是要步入有亮的后尘了!小学说既然读不了书,就叫他去参军入伍,锻炼几年再说?我把童富的想法给小学和有化一说,他们都赞成,说外面的世界比索罗村精彩好多,不能把娃娃栓在索罗村,那就害了娃娃的将来。我心中反对童富参军的疑虑才彻底被小学和有化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