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赵平册封天师道 逢纪进言立王储 (第2/2页)
“大王英明!”
逢纪忙拜道。
赵平想了一下又说道:“元图!公明在军报里询问如何处置汉中王张鲁,你说寡人该如何处置才好?”
逢纪忙拜道:“大王!张鲁之汉中王是自封的,非天字所赐,张鲁自立为王,罪大恶极,然则念及其幡然醒悟,归降于我军,依臣之见,不若削其为民,搬来晋阳居住!”
在赵平看来,张鲁的王位肯定是不承认的,先前的侯爵是否保留还值得商榷,但是赵平并不想将张鲁一薛到底。
因为张鲁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五斗米教的教主。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相传是由天师张道陵所创,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对于华夏本土唯一的道教,赵平是希望其发扬光大的,而且道教排除炼丹飞升这些不靠谱的东西之外,其余的是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澹然处事的观点。
想到此,赵平便说道:“寡人决议削去张鲁一切官爵,但是寡人会册封他为道教天师,为道教最高领袖,并且准许在赵国境内建观传教,但是教徒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再者道教历代天师必须得到寡人的册封才行!”
逢纪忙道:“大王!既然道教纳入官府管辖,那么我赵国境内的寺庙是不是也需纳入官府管辖!”
眼下佛门还没有怎么兴起,但防患于未然,赵平还是采纳了逢纪的建议,对僧道都实行度牒管理,并且设置专门处理僧道的机构。
赵平同逢纪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的兵力部署,以及调往汉中的军队,临了,逢纪忽然郑重其事的拜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讲!”
赵平忙示意道:“元图有话!但说无妨!”
逢纪忙道:“大王正值春秋鼎盛之际,臣不当提起此事,然则我赵国坐拥五洲之地,有民近千万,为我赵国长远之着想,臣斗胆向大王进言,请立王太子,以定君臣,安民心!”
赵平紧皱眉头,看着逢纪说道:“元图之言,寡人知道了,且下去办差吧!”
逢纪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忙行了一礼而后转身离去。
对于立太子,赵平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立嫡还是立贤,赵平一直有些犹豫,赵平也担心嫡长子是扶不起的阿斗。
赵平的本来计划是想等他的儿子都长大之后,再从中择取英明之主立为太子,但是想想若真这么做,恐怕会上演诸子夺嫡,增加了内斗的风险。
赵平独自待了一会,而后起身来至王后钱冰儿的住处。
钱冰儿此时已经怀有数月身孕,同她一道怀孕的还有蔡琰、刘香儿、张芯、张宁,可以说这个冬天,赵平的造娃行为成功率无疑是大幅度上升。
钱冰儿一见赵平过来,忙起身笑道:“大王怎么有空来我这?”
赵平忙笑道:“今日无事,寡人来看看你!”
说着,赵平便在钱冰儿一侧坐下,而后伸手摸上了钱冰儿隆起的小腹。
钱冰儿看着赵平说道:“大王!妾身这一胎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赵平笑道:“男孩女孩都一样,寡人都喜欢!”
这一点赵平倒是没有乱说,准确的说,赵平的女儿们待遇要比儿子好的多。
赵平朝着钱冰儿说道:“冰儿!有人向寡人请立王太子,你怎么看?”
钱冰儿的身子不由得颤抖了一下,赵平还是察觉到了,继而说道:“若安聪慧,且仁爱,对弟弟妹妹们更是爱护有嘉,寡人想立若安为王太子,你觉得如何?”
钱冰儿反抓着赵平的手说道:“大王!若安才八岁,此时立他为王太子,是不是太早了,而且若武、若明也很聪慧,大王不若再等几年,等他们都长成了,再立也不迟!”
钱冰儿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当王太子,但是她同赵平是夫妻,从赵平用人从来不看是不是嫡子而言,就知道赵平是唯才是举,这立太子自然也是立贤。
赵平想了一下说道:“寡人年近三十,虽春秋鼎盛,但也到了该立太子的时候,再者来说早立太子,寡人也好早点培养,以免立的太晚,日后登基不能服众。”
钱冰儿又道:“那大王也该考虑一下若武和若明!”
赵平搂着钱冰儿的娇躯说道:“冰儿!你是寡人的妻子,我们之间是爱情、亲情交融在一处的,若安好学聪慧、且心性纯良,寡人自然是要立他为太子的!”
钱冰儿忙道:“既然如此!那妾身定严加管教若安,让他早日成为大王的左膀右臂!”
历史上很多朝代,皇帝去世之前,才立太子,这样的好处是,无人会危及皇权,坏处是新君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稳皇位,甚至还有屁股都没坐热就被赶下去的。
赵平目前三个儿子,长子赵若安,生母是钱冰儿,根正苗红的嫡长子。
次子赵若武,夫人貂蝉所生,虽然貂蝉受宠,但是在朝中文武大臣当中没有外戚,因此不会对太子之位构成威胁。
三字赵若明董宜所生,董宜虽是董卓的女儿,三董卓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而且董宜是遗霜,这样的身份决定赵若明也没什么竞争力。
但是如果张宁、张芯、蔡琰、刘香儿年后生下儿子,那么就会对太子之位构成威胁,毕竟几女要么有文臣支持,要么有武将支持。
所以太子之位,还是越早立越好。
三日之后,赵平正式册封年满八岁的嫡长子赵若安为赵国王太子,命逢纪、沮授、蔡邕担任太傅一职,并且新建太子宫,待赵若安年满十二岁就会搬到太子宫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