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第2/2页)
应和着自家老爹的话,充分满足了慈父心,然后何楚才回到自己房间。坐到桌前,开始练字。他这些天,除了在蒙学外班正常上课,还在先生吩咐描红时。一心二用听了蒙学内班,蒙学上班的课。只觉得柳先生可真是个能人,蒙学和识字班一共四个班,他一个人安排得顺顺当当。
每天四个班早上入学,傍晚散学的时间都是一致的。他先去识字班,上课,提问,抽背,抽写。在这个时间段,其他三个蒙学班都在晨读。
为了不像类似于何山六岁时(这几年不止一个何山)那样被柳先生送回家,所有调皮捣蛋的蒙童都不敢惹柳先生生气。
等给蒙学外班上课时,识字班被罚抄的罚抄,完成课业的完成课业。嗯?柳先生教书这几年,估计也没少送那些来识字班识字的少年回家。一个个挨打了,罚抄都麻溜得很。
蒙学内班和蒙学上班的蒙童,学的快的,就放下晨读书,开始温书。学的慢的,喝口自家带来的水,继续苦读。
然后是中场休息,这个时间段,柳先生就四个班来回折腾。到哪个班,那个班上的学子,要是对学业有疑问,就可以向柳先生询问了。柳先生也趁着这个时间,给每个班查缺补漏。
接着就是给蒙学内班上课,刚好中场休息的时候经过了一波学海战术,识字班忙着记忆柳先生增加的新字,还有学会写新字。
蒙学外班背书没过的,就得罚抄。背书过了的那都是好学的,不是自觉温习新知识,就是觉得字不好在练字。
蒙学上班之前没有温书的,也开始温书了。不然等下背书背不出来,不仅柳先生打手心,回家后估计还有男女混合双打等着。已经把学过的知识都温习过的,经过柳先生刚才的解答问题。又得再看一遍。
最后给蒙学上班上课的这个时间段,其他班都在抓紧学。眼看着柳先生给蒙学上班,上完课布置课业,就是午间散学前的巡查时间。那些之前溜号,装着学习的学子,学得最起劲。之前本身就在学习的学子,那也不敢放松,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等下午入学到散学,除了会在上课时更新知识,其他流程基本不变。
在村塾这些天,何楚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柳先生的了不起。旁人看着他安排得满满当当,可他还有余力,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喝喝茶,可以在一天四次巡查过程中吃个点心,行走时从来都是不慌不忙。
而且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智力的村塾里,也只有这样的办法,才能确保学子能够学到东西。
躲在窗外看着何楚练字的老刘氏,可不晓得她眼里勤奋好学的幼子,心里就和跑马没两样。
看了半天,老刘氏心疼了:那么大点儿的一个小人儿,每天一写字就写个没完。
老刘氏心疼了,那最快想到的就是让何大林去逮个鸡杀。然后,何楚晚上到了厨房就看到,饭桌上摆着一盘炒鸡肉,一盘炒鸡蛋,一盘油汪汪的炒青菜,还有一盘腊肉炒咸菜。自己坐的那个凳子前放了一大碗鸡汤,看了眼就知道一只鸡,半只炒了在盘子里,另外半只就在那个大汤碗里。老刘氏和何大林面前却各是一碗米饭。
何楚面色不改,坐好,将鸡汤里的鸡肉分成三份,各夹了一份给何大林和老刘氏。然后喝上一口鸡汤,“娘这鸡汤炖得好,下次还这么炖吧。”
老刘氏爽快答应,也不推辞分给她的鸡肉,“娘知道了。你在长个儿,就得多喝汤。”明天去县里可以买些干菇,这东西炒肉香。她小五还是吃炒肉吃得多些。
何大林则是怔怔地看了眼碗里的大块鸡肉,然后默默咬下一大口。边吃边说,“你读书费眼睛,明天去县里,咱们买些芝麻种。也不多种,够吃就行。”
他就知道,他的儿子不可能都是白养的。他分出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收回来过?也就小五,知道心疼爹娘。平日里贴心的举动就不多说了。像今天这样,分食好东西,那都是常有的。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他的小五就是个好孩子。他吃!怎么不吃?他还要养好身体,看着他的小五成家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