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生策划师 (第2/2页)
此时,所有人都已经调整好状态,积极投入到自我提升的学习中。
接下来的每一天,许三友导师和芬寸导师都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如何提升导学水平和具体的工作细节,气氛友好而热烈,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球妈觉得最特别的是,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群,群里有学生本人、父母、主导师和各类型导师,大家在群里探讨孩子的学习进度,选修课程的搭配是否合理高效,哪种职业更有前景,未来该朝哪个方法发展,孩子遇到了什么困境,他们需要哪些帮助,该怎么引导等等,还有该学生今天和明天要学的课程有哪些,他们去学了没有,学习情况怎样,以及该生在什么位置,总之关于学生的一切动向的都了然于心(每位学生的校徽就是一个定位器)。
在以前,老师每年都会带一批学生,一年年一届届,像流水一样留不住、记不住,教得好与不好,对自己影响不大,容易滋生得过且过的心态,可是现在水平高低、是否用心都一目了然,学生和家长对导师有选择的权利,做得好的导师自然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成为明星导师,个人品牌效应能大大提高导师的成就感,而一所学校里面明星导师越多含金量就越高,绝对不用愁生源问题。
还有一种方式像及时雨一样深得妈妈们的心。
有些明星导师会联合开办一些小型的生活学校,一位明星导师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都对同一个或同一批孩子负责任,彼此熟悉彼此信赖,对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又够专业,更能给孩子提出有建设性性的人生规划,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责任心更强,也更加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特别是多胎家庭,让教育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让女性有更大的职业空间。
球妈对整个教育体制是怎么转型的感到好奇,于是翻找资料,找到答案如下:
教育体制转型,是个庞大的工程,其复杂程度之深、涉及面之广、影响之久远,远非其他事项可比。但是,再庞大的工程,只要规划合理,拆分成许许多多的小步骤,添砖加瓦,一点一滴地累积,大厦终将竣工。
兵分十路,同时进行,三年为期,打牢地基,框架搭起。
●已有部分的调整
一、录制简明扼要、高质量的视频课程。家校都可以播放学习。
二、转教为导,转师为友,让老师先自我总结导学经验。
三、编写导师进修课程,并培训。
四、成立严谨而简单的考题库。
五、简化考试流程。
六、各大学编写网大课程,将线下大学逐步改建成创新发明的乐土。
●未有部分的建设
七、分三批编写1-12级的专业课程,有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并录制视频课程,考题库,包括职校的教学规范、管理制度等等。
第一批:相对应目前各大学里的所有专业。
第二批:相对应目前各职业学校里的所有专业。
第三批:其他补充专业(不一定是12级,有些专业3-5级就足够了)。
八、编写专业导师课程,招聘并培训专业导师。
九、每座城市先盖一所综合普通职业实验学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先推行第一批职业类别,然后在此经验上逐步增加扩大。
十、编写并执行民办普通职业学校的资格、制度、流程等,申报人必须接受办学培训。
球妈看完感觉这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都是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的。看到第十条,心想也许球爸会从中找到些许机会,毕竟球爸的线上教培公司受到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业务萎缩,估价大跌,前途迷茫。
除了民办学校,大部分企业通常会开办网校,让学生们及时了解当前的行业状况,告诉孩子们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求从业者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行业存在哪些痛点,以及该企业遇到哪些难题,如果有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则给予奖励。有些名企还会定期邀请学生们到企业参观学习。
这样一来,各行各业对人才储备数量有大概的了解,国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流。
因为学生们从小就对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多个行业技能,与企业紧密相连,能胜任工作,就不会出现企业招不到人才,却有大量闲散人员找不到工作的局面。如果有一天,他们失业了也能快速调整,找到新的方向,即使选择创业,成功率也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