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你是去认爹的? (第2/2页)
巴掌打的响亮了,汪直已经压抑了很长一段时间,那就是有效果,这次安排显然是故意讨好自己。
如果再去打压,或者毫无反应,那可能就会把这个小太监的火热心思浇灭,于日后,于现在,都是一个隐藏的问题。
所以朱棣的选择是根据这件小事,直接给他一个大赏。
此赏无关官职地位,更无关职权范围,只是给了他一副镯子,无论日后变卖还是自己留用,都是门面大涨之事。
这样一来,这个小太监也能在人前再度抬起头来,有了面子,说话办事自然都是喜气洋洋的。
对自己这个皇帝,也就是愈发的俯首帖耳了。
想到这里,朱棣缓缓摇头,心中截然一叹:朕的蠢重孙啊,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学,仅是对付太监上,你的火候就太差了。
想着,朱棣将视线望向兵部部堂。
兵部大堂外,于谦站在台阶上,面对众人的汹汹言论,也是毫不退却,直言怼回:“你们觉得我的名单不对,你们含冤,大可以去找刑部,去找大理寺,去找都察院。”
“要是还不满意,更可以去乾清宫找陛下给你们做主,来兵部做什么?”
底下顿时有一个名单上的侍郎颇为不忿,他喊道:“于谦!别以为你在保卫战时立了大功,有陛下的信任,就可以随意罢免朝廷官员!”
“你说说,我有何罪过,为何从前不在名单,你却又将我置于名单!”
要说起这,的确来气。
这礼部侍郎,人家侍郎干好好儿的,也是朝廷大员了,京察这道坎儿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的过去,却没成想半路杀出一个于谦。
于谦是二话没说,就把他的名单加上去了。
这侍郎心中不忿,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为官多年,兢兢业业实在冤枉,特来到兵部找于谦讨要说法。
于谦看着他,冷笑说道:“礼部侍郎袁嘉佑,正统四年登进士弟,祖先是乐清北阁袁氏,名门望族啊!”
袁嘉佑见于谦把自己身世都说得如此清晰,以为他是怕了,冷哼道:“既然知道我祖上乃名门望族,为何——”
还没等这话说完,于谦便打断他,怒斥道:“你可真是给你乐清北阁袁氏丢人,你都羞冠以此姓!”
“你在礼部侍郎位,六年不得升迁,不得寸进,你便极力奉承前内阁首辅王直,王直那头不成,便又奉承陈循!”
“你之过失,还不仅是阿谀奉承,正统十一年你受朝廷之命,巡礼山东,在孔府时身为朝廷指派的钦差官员,却参拜起衍圣公来了。”
“我问你,你这是去巡礼了,还是去认爹了?”
“你这样的人,枉为朝廷命官,还来找我辩驳?”
袁嘉佑被于谦指着鼻子骂了一通,从一开始的愤愤不平,到现在的瞠目结舌,直接被逼问得无话可说。
这很多事情,连他都忘了。
因为做这些事的惩戒几乎没有,当时做可能觉得是错的,但后来屁事没有,也就澹忘了,长久以来,就连他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极为正直之人。
若不是于谦这响亮的嘴巴子,他恐怕还会这么认为。
袁嘉佑没有再说出什么,灰熘熘地藏进人群离开。
其实他这样做也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趁着只是丢官去职,见好就收罢了,要是追查起来,只怕还不如现在这个结局。
于谦看着他的背影,也知道,这家伙做的错事绝对不止这点。
但是这满朝文武,有几个人经得住真查,于谦也知道,不能催逼过甚,把这种贪官清除朝堂,便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