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放王直归乡 (第2/2页)
“臣自知年迈昏聩,自请解职,回归乡里,还望陛下允准。”
朱棣着一旁侍奉的小阉将奏疏接过来,随意审视一眼,笑道:“内阁首辅做得好好的,为何突然要请辞呢?”
王直浑身一紧。
莫非,皇帝这是不愿放人?
良久,他道:“臣以曾与正统余孽李贤等人共事为耻,在任期间,未能辅助朝政,清查乱党,自知无法胜任内阁首辅之职,因而请辞。”
“还望陛下,以臣历事六朝,允臣告老还乡。”
朱棣等的就是这句话,身为内阁首辅的王直,对正统余孽这群人盖棺定论的这一句话,不然是不会放他走的。
这王直,虽然在任内毫无作为,但也算清醒,一直没有被正统余孽当枪使,于情于理,是该放他回去。
罪不至死,便是如此。
于是,朱棣笑道:“既然如此,朕便准阁老所奏,胡爱卿,你是朝廷的礼部尚书,依例该给些什么赏赐啊?”
胡濙站出来说道:“回陛下,该赐玺书、金绮、纸币等物,提供驿车送阁老回乡,以示尊荣。”
朱棣颔首道:“那便如此吧。”
王直这才松了口气,心道这新皇帝还不算是刻薄寡恩,立即谢恩道:“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万岁!”
朱棣随而又道:“于谦,你以为新任内阁首辅,谁人可当此任?”
于谦还没有从昨夜跟着朱棣一路上受到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受到旁人提醒这才后知后觉地站出来,叹道:
“臣以为,内阁次辅陈循,威望隆重,可继为首辅。”
陈循心里狂喜,但却连忙出列推辞:“臣不敢,臣资历尚浅,不敢当此重任!”
现在内阁,有不少人都是陈循举荐上来,或者是陈循通过联络于谦,由于谦保举上来的。
可以说,以陈循为首的新内阁,便是景泰一朝新内阁的雏形。
见他推辞,朱棣笑道:“你就别推辞了,论威望能力,除了你,朝中怕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陈循这才说道:“臣万般惭愧,一定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
“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安排好了新内阁的事,朱棣转头道:“前几日的事,诸位爱卿,都已经听说了,都是怎么看的?”
“朕,想听听大家的意思。”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还是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太后自尽,许是因为疯癫之症又犯,沂王畏罪,却是好事。”
朱棣来了兴趣,问:“那王爱卿你仔细说说,沂王好歹是朕的长兄,朕的长兄畏罪自尽了,怎么成了好事?”
王文说道:“陛下难道忘了,正统十四年十一月的土木堡战败之耻了吗?”
“二十万精锐,三十万民夫,亡于一役!这一年,臣见京师大街小巷,处处皆有白事,百姓之哭声,便是臣的理由。”
“如此昏聩之君,就算是陛下之长兄,也是死不足惜!”
“如今太后疯死、沂王畏罪,乃是上天有眼,大明列祖列宗有德,于国朝于百姓,不失一快事矣!”
话音一落,礼部一名郎中出列骂道:“王文,你枉受沂王之恩!为官一世,与尔同殿,实乃奇耻大辱!”
朱棣将眼色转了过去,发现是礼部精膳清吏司荀永,记住了他的名字后,随而又看向了礼部尚书胡濙。
“胡爱卿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