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开仓放粮,救灾救难 (第2/2页)
秦军顺着黄河一路接管河南各地治所,顺便开仓放粮,救治百姓。
李青每到一处,当地的洪涝情况就会变好许多,再加上开仓放粮的举措很容易就收获了百姓的民心。
大洪水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经年累月的家财积累一朝散尽,大量的百姓无处可去,又身无分文买不起粮食,只要到处乞讨。
可是大洪水刚过,所有人都饱受摧残,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那里还有多少余力去救助别人,就算是有余力,只靠一己之力又能救的了多少人,要知道仅仅是洛阳附近的区域就有几十万人需要救助,这不是几个、几个人啊,几十万人仅靠一己之力怎么救的过来。
更何况,许多大家大户在这次大洪水中受了很大的损失还想通过抬高物价、囤货居奇起来挽回损失呢,问题是这还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很多地方的县太老爷、郡守、巡抚都在参与这叫事,更不用说还有数量众多的小官小吏也从中伸手。
正常来说,救灾还真就得像和珅那样官字两张口,喂饱上面和喂饱下面,官吏们才能发挥作用,不然他们就是救灾最大的阻碍。
不过秦军的到来直接打破了这一切,李青直接在灾区实行严格的军管制度,发现了一切物资全部没收统一管理和分配。-
不仅仅是官府的官仓粮食被拿出来救济百姓,还有无数没收的粮食,这下子哪怕是不从关中运粮也能够撑上三五个月。
因为是强制没收,所以难免会引起大家大户还有大乾官僚的强烈抵抗,不过被秦军强力镇压了下去。
普通民众也被没收了许多财产,不过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所以心中虽然有些怨言,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全靠领秦军的救济粮过活,不服可以只是没得饭吃,饿上几顿就认清现实了。
但知道所有人的财产都被没收无论贫贱而分配的粮食物资也不会因为上缴的物资多寡而有所不同,不管是平民还是大家大户心中的怨气消散了不少。
现实就是这么神奇,毕竟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周围的人都和自己一样,哪怕生存环境在恶劣,只要能勉强生存下来,大家都可以克服,这是铭刻在人类基因深处为了生存的团结本能。
李青带着秦军一路几乎是武装演习一般没怎么发生战斗就拿下了洛阳府全境还有洛阳附近的郑州府、南阳府,直到到了开封府和汝宁府才碰上被大洪水弄的损失惨重的大乾“二十万大军”。
不过这“二十万大军”基本都望风而降,也许是正好快活不下去了,不管是朝廷还是叛秦只要来个管事的就好,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还有什么忠君爱国的动力。
这就使得秦军轻轻松松就拿下了河南全境,没有碰到像样的抵抗武装,也就使得秦军能把更大的精力放在调动人手和物资来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