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跟我没关系 (第2/2页)
说完,也不管下面怎么议论,拉起炼瑶的手就要退场。然后又想起什么,回头加了一句:“家里有人在外面打工的,赶紧让他们回来。”
等巫庆峰一走,村民们就将朱孝武给围住了。
有村民问:“村长,他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让人回家?不回家会怎样?”
这个答案朱孝武也不知道,但他想着巫庆峰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想了想道:“大城市人口多,以后粮食紧张,买不到米不是只能饿肚子?听说有的城市已经开始限购粮食,据说很有可能以后要凭本地户口本才能买。到时候这些外地去打工的不回也得回。再说粮价涨了,这到外面打工的意义也就不大,挣这几个钱还不如回家种好自家的地。要是粮价真这么涨下去,打工的那点钱还不够塞那个窟窿。”
众人默默点头。今年灾害不少,外面一点也不安全。家里有出去打工的,多少都有些担心。以前金水家的儿子巫一鸣不就是差点回不来吗?如果粮价真能涨上去,外出打工确实不如打理好自家几亩地。
又有人问:“他说不让我们种稻子,那要种什么?为什么不能种稻子?我们村每年两季种了多少年,他说不种就不种?”
“是啊,村长,咱们村还没这先例,不种稻子种别的。总不能种菜吧?这么多地都种菜,敞开吃也吃不完啊。”
朱孝武皱了下眉,这事巫庆峰跟他商量过,他还是知道原因的。便回答道:“不是说了,还是种粮食作物,只是不种水稻。听说今年冷得快,下一季还种水稻只怕等不到熟。玉米、红薯、土豆都行。”
大家都不做声了。千岁村从来都是种水稻,其他的象玉米、土豆、红薯也种过,不过是种在菜地里图个新鲜,从来没想过要大面积去种。大家都不太会种,小面积种着玩还行,没种好就没种好,也不心疼。要真是大面积种,也没人有经验,万一没种好,那就是整整亏了一季的粮。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样想着,于是很多人都没把这事放心上。自己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话题又岔到其他地方去了。
“不知道今年会冷到什么程度。去年前年倒还好,暖冬。总不会一下子比北方还冷吧?”
“我觉得不会。咱们这里三面环山,再冷也有限。家里多准备几床厚被子就成。”
“那要去买煤吗?”
“买点吧。反正这东西也放不坏,平时也能用,只是占点地方。”
“说的是。除了粮食,还要准备哪些吃的用的?”
“用不着吧。家家都有粮,也不会怕饿肚子。菜也自己种,鸡和猪也能自己养,吃新鲜的多好。”
“得吃盐吧。多买点盐放着,这个也不会坏。村长,叫你家二小子给咱们捎点盐回来呗。”
朱孝武点头:“你们每家要多少,写个单子给我,回头我让他一起送回来。”
于是村民们头碰头,开始商量各家要多少盐。想起别的,也一起加了上去,最后列了一张长长的清单出来,交给了朱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