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一剧场的伶人-问题重重 (第2/2页)
“就是这些。”弥优尔指着披在木箱上的布料。
防水布从触感有点像雨衣,不过没有塑料的感觉,是由别的材料做的。防水的东西有了,然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防水布一张大概是4X4米规格,3张也才50平米不到,要完全包囊保护工坊是不可能的。
“不够是吧?”弥优尔也看出了问题。
“还有更多的布吗?”
“没有。冬季是下雨时节,仓库也会渗水,不能冒险撤下保护其他物资的防水布。夏天都是没关系。”
按弥优尔的说法,科瑞特附近的天气是夏季少雨、冬季多雨的类型,地理课上学的地中海气候。
我用手按着下巴深思了一会。
“女主人刚才说材料不能放进内部,那我想问,可以放在外边缘吗?”
“外边缘?”
“是的,我想靠着剧场的外墙放置。”
“原来如此,能省下半边的布料用在其他地方。”弥优尔点了点头,“外墙倒是没有问题,你可以把道具移动过去。不过放置的地方不能影响正常活动。”
“谢过女主人。”我咬着嘴唇小心地试探,“我还有一事相求。如女主人所见,只有我一个人搬运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希望女主人能批准我找人协助。”
站直了身子我也赶不上弥优尔一半的高度,让这样的小孩一个人搬运怎么看都不科学。
“找人帮助找的是伶人吧?伶人相关的事宜是格拉尔管理的范畴,你得找他申请去。”
“其实格拉尔主人外出了,据说演出前都赶不回来。而我也不知道向谁申请,所以才斗胆寻求同样是剧场管理人的弥优尔女主人同意。”
同样的表情变了味,弥优尔像是猜忌,又像是愤怒。
“格拉尔今早才出发,你是从哪里得知的?”
说不出的威压加置在身上,我吐出了真话。
“是、是安娜小姐告诉我的。”
“安娜?”弥优尔抬起头,意味深长地转动眼球。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范围内,你可以找伶人帮忙。如果其他管理人有意见,到时我会向他们解释。你先回去吧。”
“是,女主人。”我缓缓地后撤。
“等等。”
“女主人,请问还有其他事吗?”
“你还没拿走布呢,不要了吗?”
“谢女主人提醒。”
我卷起布料扛在肩膀,正准备离开又被弥优尔叫住。
“身为奴隶的你,心甘情愿为科瑞特献出你的一切吗?”
这话什么意思,是在考验我的忠诚心?
“在科瑞特你只是个奴隶,但以你的才干,去到哪里都不怕没有人接收。你兢兢业业的付出,只是在为奴隶主做嫁衣。对此,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这是标准的测试,给出标准的答案就好了。
“回女主人,我先前为被贩卖的奴隶,是科瑞特剧场之主将我从奴隶场买出。与当时的环境相比,科瑞特是一个更好的归宿。而当下我收获了众多伙伴,他们都在科瑞特生活,与我一同努力奋斗。对于我们奴隶伶人这个整体而言,科瑞特不仅是工作场地,也是如今我们的家园。为家园奋斗不是为他人做嫁衣,我乐意和伙伴们一起为科瑞特拼打终身。”
满分答案,我差点忍不住拍手叫好。然而,我的完美回答没有获得弥优尔的赞赏。
“这样啊……很好,你回去吧。”
这个“很好”听起来不怎么好,我隐约察觉到自己踩了另一个地雷。
——T12.4
午饭时间,我找上了希克斯、卡托和莱恩帮我转移工坊的物件。
“不好意思,占用了大家的吃饭时间。”
“没关系的,大哥。吃饭那点小事,一两口就能解决。”
“莱恩说得对,我也不在意帮大哥忙。”
一转眼,卡托和莱恩来“纽斯达”有两个星期了,彼此之间熟悉了不少。这个大哥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大概五六天前他们开始这么称呼我。大哥、大哥,有种社会人士、业界大佬的感觉。我挺喜欢的,便默许了这个称呼。
“搬到哪里?”
实打实干不多话的希克斯大哥抬起最大的一块材料,噗通一下从深坑跳上地面。卡托和莱恩两人合作,卡托把道具递上地面,莱恩在地面负责搬运。
“还在下雨,我们得快点,都跟着我走。”
关于搬迁位置,我选用了离工坊较近的外墙。工坊的位置偏僻,靠近工坊的外墙也是少人问津的地点,符合弥优尔提出的“不能影响正常活动”的条件。
在我的指示下,三人把还有用的道具和材料全部搬到了搬迁位置,而我致力于“缝合”防水布。因为防水布的材料一样,用“捏肥皂”术式很容易就能捏成一块整体。考虑要返还给弥优尔,我在缝合的地方做标记,以方便日后分裂回原来的模样。
除了上表面覆盖防水布,我还要搞个架子架起材料,以防水从底部渗入。架子由被水浸泡的材料完成。风干之后,材料的强度大不如前,但捏成一块还是比泥土要结实。我把损坏的材料做成条形,留缝隙横竖叠三层架起材料。
架起材料后,午饭时间快结束了。午饭时间过后,“纽斯达”要在舞台上彩排。还有几天就正式上演,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过失影响到成员演出。原本彩排我也要上去确认如何安排特效,但当下只能推迟,得赶工做出足够的道具。
“彩排马上开始了,你们都回去吧,我还有事要做。”
“大哥,你一个人没问题吗?”
我笑着竖起大拇指:“没问题,相信你们的大哥。”
实际上,问题多的去了——如何在雨天烧制材料,还要加快效率完成更多的材料,还要用材料重新捏出道具,然后把道具好好保存不受雨水侵害。
呼,问题一堆的情况下,一个个解决是最好的。
有雨水难烧制,雨淋不到的地方不就可以烧了,比如说搞个帐篷一样的东西。
好像还真行哦,试一试吧。
防水的大布有了,收集杂草扭成线,用“捏肥皂”连接成四条长的草绳,分别接在约4X12米的大布四端。一边长边尽可能贴近墙体,把草绳嵌入制作架子条块时用的土块,分别压在距离适当的四个角。防水布覆盖的下方,顺着边缘竖起四条土柱子,顶起之后便是一个帐篷。
“呼、呼、呼,差不多了……”
高强度的劳力活夺取了我大部分的体力,弄得我上气不接下气。
虽然摆放尽可能密集,道具和材料的放置占去了帐篷内七成的位置。考虑边缘要留空,能用的位置约为3X3米的方格。
怎么加快制作效率?
一个炉子赶不上,两个炉子或许可行。这个简单粗暴的想法唯一的缺点就是执行不了。要按着两个术阵,两边同时生火和控制,大哥大也做不到。何况搞出来的帐篷也没有那个空余的位置。
为了节省时间,我觉得一边做火炉一边思考。火炉的搭建非常简单,和先前一样,直接堆成一个厚实的半圆就好。新的问题是,这次用的泥土是湿的,我得风干之后才进行制作。值得一提的是,混有水分的泥土不能堆起来当火炉,受热的水分汽化会致使火炉坍塌。
地面湿润也是个问题,头顶有东西挡雨,地面还是有水渗上来。水在土壤表面流动性大,在内部流动缓慢很难祛除。进入土壤内部的水分充斥填充,在挤压之下上升地表,由此造成雨水上渗。让土表面的水不进入土壤,保持流动到其他地方,是保持不渗水的关键。
这种时候轮到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上场了——制作临时水渠。也不是什么难事,绕着帐篷边缘挖出连接的浅坑,然后挖出水用的渠道定向排水到另一个地方。渠道要求具有一定的斜率,不过临时的东西,只要水能流动便没有问题。关于蓄水的地方,附近刚好有一个能用的大坑——原工坊的土坑。
完成了临时排水系统的工程后,我又转回烧制材料上。材料制作方面,体会过无数次制作过程,我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闭着眼睛都能控好。然而熟练意味着难以进步,找不到能改进的地方。
“怎么办啊……”
完成帐篷搭建,窝在帐篷下没多久,天色完全入夜。晚饭的钟声响起,而我完全没有食欲。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像是老天想把几个月份量的雨水一次过泄干净。帐篷边缘的雨幕齐整地下落,滴答滴答如钟鼓齐鸣。若非心境不好,这是值得欣赏的景象。
“水滴、水链、水滴、水链……哦哦!”
灵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