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设塾 (第2/2页)
“是的,老爷,之前账务一直是我在处理,里面的情况我是比较清楚的,老爷你可以随便找一处,来核对是否正确,如有不符,你可以责罚我。”荣伯斩钉截铁地回复道。
“很好,我就是等着你这句话呢!账本的事情你最清楚,你来处理,我也是最放心的。从今后账簿,依然有你来全权负责,你的为人和人品,我是了解的。你做这个事情最合适了。”皇甫规边说边把账本一推。
“老爷,我一定不负您的信任,如有问题,唯我是问!”荣伯激动地表着忠心。倒头就跪了下来。
“阿荣,不必如此,快快请起。”皇甫规扶着荣伯站了起来。
“接下来,还是需要阿荣你多多费心了。”皇甫规低声地说道。
“老奴,一定竭尽全力,做好分内之事,老爷如有任何差遣,必全力以赴去完成!”荣伯再次表了一下自己的忠心。
皇甫规其实心里也已经盘算过了,关于账簿的事情,别人接手都不是很合适,论资历和能力,只有荣伯是最恰当人选。给了他这份信任,他必定会更加卖力,何乐而不为呢?
荣伯当然是满怀欣喜地接受了。毕竟这是个美差哦!荣伯从房里出来,心里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很激动,老爷对他如此信任,必肝脑涂地报之。
第二天,皇甫规又提出来设置塾之事,自然是没有人会反对的。荣伯第一个就跳出来表示了赞同。
“荣伯,关于在西厢房设置塾之事,你去算算看,大概需要多少经费,明天你把数据报与我知道。”
“明白了,老爷,我马上就做份预算。统计一下大概的支出情况,明天给你汇报。”荣伯欣然回复道。
皇甫规吩咐完这件事情后,就转身进了内屋。荣伯自然是认认真真地计算了一番,然后整理汇总成一份清单。第二天提交给了皇甫规。皇甫规看了一眼,吩咐荣伯照此预算去做即可。荣伯欢天喜地地下去忙碌了起来。荣伯心里开心极了。这样的好事以后可以再多点的。
改造西厢房成塾,一天两天肯定是完成不了的。这也算是都尉府的一个不小的工程了。皇甫家在安定郡几乎人尽皆知。工程还没开工呢,要开塾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七郡八乡。安定郡还是有不少世家子弟,听到这个消息,都派人来皇甫家打听。最主要的是打听打听收学的条件和要求,至于多少费用,关心的人不多,毕竟也就是官宦子弟才有这个时间去学习文化。普通庶民之子,能养活都是祖坟上面冒青烟了,更别提读书学字了。
西厢房的改造历时二个多月,从夏末开的共,到初秋终于完工了。撤去了多余的座椅,打通了几堵墙。加固了房梁。里面摆上了书桌,总共大约有三四十个座位。正中间放了孔子的牌位,并挂了孔子的画像。皇甫规以诗经中的诗句取名叫“日明堂”。
皇甫规在安定郡设塾,也是当地的一件大事。安定郡很多子弟都慕名而来,甚至整个凉州都有不少求学者前来塾求学。皇甫规决定用《诗》,《易》之学来教授学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易,不知律”。此两者皆为大学问。
“老爷,最近前来求学的学员,络绎不绝,都在询问什么时候,正式开门接待学员。”荣伯问道。这两天确实很多求学的人员,来找他询问。
“想不到,居然如此多的求学学生,阿荣,我们选个黄道吉日,正式开门收徒吧!”皇甫规高兴地说道。
“好的,我这就去找人测个吉日。”荣伯高兴地去办了。老爷这么信任他,什么都让他去操持,荣伯办事愈加地卖力了。
吉日当天,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皇甫家设塾之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围观的人群都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皇甫家又是当地的显赫家族。自然少不了祝贺的人员。前来祝贺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连安定郡太守朱达也差人送来了贺卡。带话说公务繁忙,没法抽空亲自前往。实则大家心知肚明。
“日明堂”站满了新来的学员。这些学员并不需要入学考试。他们都是凉州官宦人家子弟,并经过皇甫规挑选和同意后才入选的成员。新来的学员按序躬立着。按照拜师的习俗,依次向孔子牌位和画像磕头。然后起立,再次向老师(皇甫规)磕头,口中呼道:”拜见老师”!皇甫规站在那里接受了学员的礼仪。满心欢喜地看着眼前这批学员。这些都是经过他的挑选的。
皇甫规缕了一下胡须,笑眯眯地眯缝着眼睛。心里充满了喜悦和甜蜜。现在的皇甫规什么都不想,就想着怎么教导眼前的这些年轻人,希望经过自己的培养,在这批年轻人中能出几个旷世奇才,那真是善莫大焉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