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不过百 (第2/2页)
午时三刻乃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之时,这个时候行刑,可保犯人死后不会化作恶鬼作祟祸害世人。
当然,这套说辞洪爷向来不信,可说来也怪,今儿不知道怎么回事,眼看午时三刻将至,洪爷莫名其妙有点心慌,总觉得浑身提不起劲儿来。
尤其是握着鬼头刀的手,竟然有点哆嗦拿不稳,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反正正纳闷儿怎么回事呢,监斩的县太爷早已一声令下,洪爷得到命令,将手里的鬼头刀攥紧扬起来,铆足了劲便要砍断犯人头颅。
可谁知就在这么一瞬间,只听得手中鬼头刀传来“嗡~”的一声脆响声,紧接着还没等这一刀斩下去,这把他洪家传了好几辈儿的鬼头刀竟然莫名其妙的断了。
这一幕可把四周围观的百姓看傻了,立马开始议论纷纷。
监斩台坐着的县太爷也愣了啊,眼看百姓左顾右盼,说什么的都有。
但鬼头刀虽说莫名其妙的断了,但行刑可不能耽误啊?他赶紧下令,让旁边的衙役将佩戴的官刀给刽子手洪爷,用官刀行刑。
就这么着,虽说是耽误了一些时辰,但行刑也得继续,洪爷虽说心疼这把祖传的鬼头刀莫名折断,但也不敢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误,接过衙役递来的官刀正要行刑。
可正在这时,刑场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道大喊声随之传来:“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洪爷一听,扬起来的官刀赶紧收住,转头看去,只见一名捕快手持一纸文书闯入场中,下马便喊:“传知府大人口令,此案另有蹊跷,需重新审理!”
说完又告诉县太爷,说知府大人正在赶来的路上,即刻便到。
县太爷听完一愣,一屁股瘫软在地上,哆哆嗦嗦的扭头看向场中的犯人。
洪爷也愣了啊,此时此刻想起了早上那名道人所说的话,再看旁边那把莫名折断的鬼头刀,回过味来了。
紧接着,洪爷又想起了昨夜来到他屋中求他饶命之人,那人消瘦的身形,倒是和眼前的犯人,十分的相似。
想到这儿,饶是洪爷向来不相信那一套迷信说法,此时也不由得他不信了,也知道这案子正如知府大人所说,另有蹊跷了。
接下来,待知府大人赶到,将犯人带回去审理,仅仅是当天便真相大白。
原来啊,这个犯人真有冤屈,所谓的前阵子奸杀同镇少女更是被人栽赃陷害。
这犯人名叫王三,本来啊,那日傍晚他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路过镇外林中,亲眼看到镇上一个大户人家的几个下人在埋尸。
见他们人多,王三躲在暗处观看没敢声张,待此事过后,当晚便赶到衙门报案。
可谁知王三刚回到家中,便被衙门的衙役追上门来抓了去,说他奸杀少女,还有证人。
王三大喊冤枉,然而被衙役抓入大牢之后,遭到一顿严刑拷打让他招供画押。
王三拼死不从,最终被衙役扎哑了嗓子说不出话来,并强行在状纸上画押。
到了这会儿,他哪里还不知道,这必然是县太爷与镇上那个大户人家勾结,让他当了替罪羊。
而如今,他嗓子被毁说不出话来,只能等着时候到了被斩首。
也是老天爷显灵,他王三命不该绝,更不该这么含冤而死,在行刑前一天晚上,王三做了个梦,梦到地府的七爷八爷带着他,前去找知府大人告状喊冤,向知府大人说明原委。
从开封府回来之后,七爷八爷又带着他去了洪爷家中,本来想求洪爷刀下留人等知府大人前来。
可谁知洪爷那把祖传的鬼头刀杀气实在是太重,甭说是他王三,连七爷八爷身为地府的无常鬼差,都不敢近前,此事也只好作罢,七爷八爷最终将他送回了大牢。
这不,今儿大早起来,知府大人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但路途遥远有些来不及,即便是派捕快骑快马先行赶来也晚了一步。
好在关键时刻,鬼头刀莫名断开耽搁了时辰,才等到了那捕快赶到制止行刑。
反正最终,知府大人重审此案真相大白,将此案的罪魁祸首连同与其勾结的县令一同下了大牢,待上报刑部之后,一同问斩。
至于王三,知府大人则是找来大夫诊治,并从衙门批了一笔抚恤金。
而这件事一传开,当地的百姓可炸了锅了,都只觉得天理昭昭大快人心,此事在当时也被传为佳话。
至于洪爷,正好鬼头刀也断了,打那天起便也不再当刽子手,而是听那个道人当日所言,改行干起了其他营生。
当然了,这可不是洪爷怂了,信了邪,只是历经此事之后,心有余悸。
他自认为,大丈夫行的端立得正不怕什么恶报,更认为凡是触犯法律者皆为该死之人,倘若是堂堂正正做人,岂会成为鬼头刀下亡魂。
但,大清朝后期,很多官员极为腐败,倘若他再当刽子手,下一次再有冤案可未必能等到知府大人赶来查明了。
真若如此,那他岂不是成了助纣为虐杀害无辜之人的帮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