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狠起来连自己都打的汉帝 (第2/2页)
大汉十三州总计人口也就五六千万,其中南方益州就有八百万左右,荆州六百万左右,扬州四百万左右,整个北方也就四千万。
而冀州五百九十三万左右,青州三百七十多万,就算士族门阀、地方豪强隐匿人口,两州之地加起来也就一千万左右。
以现在北海、东来二郡之地自然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但是,等杨敛统一青州,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后,养活这些人不在话下。
青州之地不是土地少,而是属于百姓的土地少,绝大部分的好土地都在士族门阀的手中,有些地哪怕是荒着,百姓也不能开荒。一旦百姓前来开荒,士族门阀、地方豪强以及士绅官吏乱跳了出来,开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等。
真要将青州大部分土地开发出来,养活这些人轻而易举。
忽然,杨敛勐地一拍大腿,突然想了起来,自己已经占据东来郡,完全可以走海路,通过渤海湾进入辽东郡,从辽东郡贩马过来。
“不过,雒阳还是得去一趟的,能与左丰、张让等人搭上线,能从他们那里获取汉庭的些许信息也是好的。”杨敛心中暗想道,便打定主意前往雒阳。
“贤师稍等,我去去就回。”杨敛说完,直接御剑飞行,直奔雒阳。
张角看着杨敛疾速升空的背影默默无言。
“会飞,真的挺好。”张角暗道。
“大哥,这杨敛如此行事,是不是太过不知尊卑,不将大哥放在眼中?”张梁问道。
“此人非本世之人,行事自然不走寻常路。名义上,他虽然在贫道之下,但说实话,贫道还真没有约束他的权力和实力,你们以为北海、东来二地的黄巾军还会听我们的命令吗?”张角问道。
张梁暗然。
大良贤师张角只是黄巾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实则对各地的黄巾约束极小,除了他们的本部人马外,对其州郡的黄巾军约束力极小,不可能做到如臂使指。
这一方面是因为通信困难的原因,这个时代也没有电话,通信只能靠骑马,大汉疆域又这么大,就说广宗与南阳,两地相隔这么远。身在广宗的张角不可能指挥远在南阳的黄巾军作战。
另一方面是人心,各路渠帅的手下都是自行发展起来,时间一长,权力心做大,自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大良贤师张角俯首帖耳。
“对于此人来说,天下之事没有正错与否,只有立场不同,他既然已经选择黄巾,就会传承黄巾香火,做大黄巾事业。如若贫道强令于他,恐怕会适得其反,不若让他自行发挥。”大良贤师张角说道。
“那如若黄巾大业成功,黄巾之主是大哥还是他?”张梁再问。
“重要吗?咱们能活到那一天吗?如若能活到那一天,黄巾之主是不是贫道的犹未可知,但天下之主绝对不是他,而是贫道。”张角说道。
“大哥有反制那人之法?”张梁一喜。
“不!没有。”张角摇了摇头说道。
“那大哥为何如此自信?”张梁问道。
“因为天道契约,那人不可能成为天下之主,在天道的盟誓之下,杨敛只能做到传承黄巾香火,完成黄巾大业,他或许会成为黄巾之主,但成为不了天下之主。而且在功成之际,便是他离开此世之时。”
“贫道将宁儿放在他身边,就是让宁儿在他身边学习,学习治国之法。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贫道不想黄巾大业最终走向汉室的旧路,便另辟蹊径,想找到其他的治国之路。”
“索性,还不错,东来、北海二郡之地,没有士族门阀,也没有地方豪强,贫道想看看,用治理东来、北海二郡之法来治理整个天下能否得得通。”张角说道。
在张角看来,与杨敛签的契约就是天道盟约,有天道盟约在,杨敛翻不了天。而且张角对人心也有一套自己的见解,认为杨敛不会害自己。如果杨敛真要害自己,只要坐视自己死亡就行了,没有必要浪费一颗宝贵的灵丹妙药为自己续命。
张角的话令张梁和张宝无话可说,如若事情真的成了,张角固然可以成为九五至尊,张梁和张宝也能混个王爷当当,一想到此,张梁和张宝原本对杨敛的戒备和不满消散了大半,不再刻意在张角面前给杨敛上眼药了。
杨敛御剑飞行一路飞到雒阳,趁着黑夜秘密潜进皇宫,然后武道元神一扫,轻松找到了左丰,然后瞬间便来到左丰面前。
“你怎么来了?”左丰见到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杨敛吓了一大跳,刚要大声呼喊,话还未出口,便强咬舌尖,使自己恢复平静,同时,声音也小了许多。
“就这么来的啊,别忘了,我会飞啊。”杨敛说道。
左丰闻言不但没有惊怒,反而松了一口气,连连说道:“会飞好,会飞好,千万别让别人发现,否则,可别连累了我。”
“放心,连累不到你,我也不是来连累你的,我是来与你商谈的,你不是说让我们黄巾前去冀州清理冀州的士族门阀吗?去是可以,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们是不是要表示表示?”杨敛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表示?什么表示?你想要什么表示?”左丰瞪大了双眼。本以为自己的想法很荒唐,没想到碰到了一个行事更荒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