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章 余韵未消 (第2/2页)
“你说的也有点道理,不过可以翻唱嘛,谢霆峰不照样在演唱会翻唱了许多前辈知名歌手的歌。”
姚谦嘴上不服,兀自反驳。
并以小谢举例,比如前两场演唱会,就翻唱了包括刘德崋、beyond、罗宾·威廉斯Robbie Williams、郭富城、陈慧琳等人经典曲目。
呜!
英姐难得像个小女孩一样翻出白眼。
低情商的说法才叫翻唱。
高情商的说法则是,致敬。
“姚总,小谢是2、30首歌里翻唱5首,差不多只占五分之一,算是点缀。如果你20多首翻唱曲目占一半,会不会太多了?”
假如二十几曲原唱只有10首,那已经不是酒里掺水,而是往水里兑酒。
只能称之为水酒。
“呵呵,说起来是多了点哈。”
姚谦被说的老脸一红。
毕竟他是制作人出身,总归在音乐方面要脸。
就像网络小说,水的太厉害容易被看官老爷们唾弃。
“可我实在不甘心啊。”
挣唱片的小钱,等于清汤寡水的挂面,姚谦身为百带大中华区总裁,哪里满足于此。
“别看小谢才20岁,实际因为父母亲的关系从小便生长在聚光灯下,16岁正式出道,光大大小小专辑出了7、8张。
专辑正版销量达到300万,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许多,积累可比李有信强不少。”
英姐的话,还是挺在理。
谢霆峰的出身,让他享受到许多人脉关系的照拂。
比如出道时成龙大哥等人的捧场,不是一般艺人能得到。
“哼,要比专辑销量,李有信可不怕。”
姚谦嗤笑一声,“我没记错的话,那小子香江拿了白金,总销量都快超过300万了吧。”
野是野了些,打也是真能打。
“可惜有信大部分销量在内地,而不是在香江和台岛等地,底蕴不足,影响力有也不够强大。”
说到这,英姐语带惋惜。
出道大半年来,除了签约及发专等聊聊两次大造声势外,基本没在香江活动过。
不止香江,台岛同样如此,几乎专注于内地市场。
这令英姐可惜之余,又疑惑不解。
明明此时的内地不是大中华区的娱乐中心,香江才是,为什么李有信就是瞧不上,不愿来呢?
“不光这样,有信似乎还喜欢和香江媒体对着干,搞的替他说好话的人少之又少,叫我看不懂。”
此时此刻,香江娱乐圈的辉煌谁不知晓。
无论名气或是报酬,完全超出内地一大截。
作为东方的好来坞,内地演艺圈许多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希望进入这个巨大的名利场分一杯羹。
李有信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虽然签约百带唱片大中华区出道,实际一直待在内地,能不来就不来。
“我看不懂,但我能猜到几分原因。”
姚谦带着肯定的语气说道:“因为他是一个骄傲的人。”
凡是有才华的人,大抵是骄傲的,世人谓之恃才傲物。
在他看来,李有信便是这样内心骄傲的艺人。
“他能写歌能唱歌,能演戏,长的还他妈的帅,你说一个全能型的实力偶像怎么可能忍受别人的颐气指使。
特别香江这个小地方,排斥外人排的厉害,别说内地歌手,台岛歌手也会吃瘪。”
身为台岛人,姚谦趁机表达不爽。
他早看部分香江娱乐圈的做法不满了。
比如搞的颁奖礼,无论设置的奖项,还是获奖的艺人,基本全给了本地艺人,小谢的诸多奖项便是如此。
外界办的花团锦簇,实际烈火烹油。
因为时代变了。
看着红红火火恍恍忽忽,其实越来越是封闭,搞成了香江艺人的自嗨。
“反观台岛,金曲奖蒸蒸日上,逐渐成为华语音乐的标杆。”
“哦对了姚总,这回得叫有信专辑发早点,最好在明年1月。
不然像去年一样说什么数据太少无法统计延推一年,那就不能参加金曲奖评选咯。”
英姐冷不丁从嘴里吐出一句话,呛的姚谦哑口无言。
刚才说的滔滔不绝,戛然而止。
作为香江人,她的反击来的恰到好处。
姚谦刚说完香江乐坛封闭自嗨,自夸台岛金曲奖开放包容,她立刻提醒李有信去年没能入金曲奖提名。
用铁一般事实打脸。
你不说台岛的人开放包容吗,怎么能用无法统计数据来搪塞过去呢?
“咳咳,今天不聊金曲奖的事,哦对,让我们继续分析李有信举办演唱会的可能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