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因招聘才子考佳人 遇熊大憨夫聊南中 (第2/2页)
擎天公司坐落在南中市中心广场,一共五楼,大门口有两座石刻的狮子,一楼是公司办公室,二楼是食堂,三四五楼是员工宿舍。一日李启明在市场部办公室做完工作,到大厅饮水机旁泡茶,看到公司杨总的司机熊大正坐在长沙发上看报纸,就走过去打个招呼坐在他旁边闲聊起来。
李启明:“熊大,你怎么和动画片《熊出没》的老大一个名字呀?“
熊大:“唉,明哥,我爸姓熊,我爸妈是大老粗,没什么文化,我妈怀我时肚子就大,难生,生下来就八斤四两,个头大,就直接取名熊大了。那时候还没有《熊出没》这个动画片呢。“
李启明:“这名字也没什么不好,朗朗上口,简单明了地描述了你体格壮硕、浑憨可爱的特点,真是名如其人,呵呵。“
熊大:“明哥,我还是头一次听人夸我名字好,你是文化人,夸人都夸得这么舒服熨帖。其实我是不读书,不上进,不思考的三不青年,哈哈。“
李启明:“我来公司才半年左右,时间不长,对公司也不大了解。你来公司多久了?“
熊大:“我来公司时间就长了,有七八年了吧,我从十八岁就给杨总开车到现在。原来我家和杨擎天杨总是庐林巷里的邻居。你听过坊间传闻的南中四大家族吗?“
李启明:“没听过,我是南中市下面的小县城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做了一段时间程序员,后来身体不大好就回老家来工作,所以对南中市也不大了解。“
熊大:“明哥,你也不是外人,人也实诚,我就告诉你吧。你别看现在杨总名车别墅,风光无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实杨总早年年轻时只是我们市一建公司的一个建筑工人。四大家族有杨、林、王、谢四家。四家原来都是市一建公司的,有的是职工,有的是管理,都住在庐林巷里的一建公司职工宿舍,都是邻居。后来公司倒闭,杨擎天做了包工头,慢慢开了房地产公司。林家开了南中市最大的连锁超市,王家经营酒店和酒吧,谢家承包修建公路。慢慢成了南中市最富有的四大家族。南中市步行街有一半商铺都是四大家族的“
李启明:“哦,四大家族都是赶上了好时代,沐浴改革春风成长起来的。那四家子弟怎么样?有能力有出息吗?古话说富不过三代,家族长远要看子孙能力呀。“
熊大:“杨总只有一个千金,杨总老婆天不假年,早年生产时难产大出血而死,杨总没有再娶。听说杨总对唯一的千金非常宠溺,称得上掌上明珠,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从小就读贵族学校,长大后喜欢唱歌跳舞,就送去音乐学院读书,毕业后在省歌舞团工作,杨总本来希望女儿学经济管理,将来好做生意,女儿不愿意,杨总就随她了。林怀德有一儿一女,但有点遗憾,女儿年纪轻轻,好像信了佛教,儿子又智力低下。王建国家两个儿子,大的叫王擒龙,小的叫王擒虎,名如其人,生得是龙精虎猛,已经在帮着经营酒店和酒吧的生意。谢长生家主要承包修建公路,大儿子谢天烈在工地上帮着打理,有条不紊。坊间有“南天烈,北擒龙”的说法,大女儿谢暮云,和王擒龙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就嫁给了王擒龙,听说生意上也是精明强干,巾帼不让须眉,算得上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小女儿叫谢暮雪,是做医疗美容。“
熊大接着问启明:“明哥,你这半年在市场部工作还顺心吗?你是文化人,又在大城市工作一些年,应该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看你样子沉静内敛,应该不是久居人下的,记得李白有句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把这句诗送给你吧。”
李启明:“你过奖了,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我在市场部主要是负责做公司的宣传营销网站,杨总觉得传统的宣传营销还不够,希望能通过网络加强宣传力度,所以招我进了公司。现在网站进展还不错,我工作还顺心,谢谢关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