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156受封 (第1/2页)
木七止哭笑不得,柳杏儿脸有愠色,道:“你这是干什么?”
木七止一笑,道:“我当回观音菩萨给他们指条明路。”木七止顿了顿又道:“要是不给他们指条明路,这天涯海角的,又该往哪里走?不过杏儿你放心,他们见了三哥就会提我的名字,一旦提起我的名字,这架一定打不成。”
柳杏儿默然无语。
龙虎山远近有名,山道崎岖,怪石嶙峋,仰首而望更觉气势磅礴。
只见道上众人啧啧称奇,对这山峦景色叹为观止。
木七止却不以为然,心想这些人好没见识,这里的山哪有神农架的高?神农架里山高林密,峡谷深不见底,只听着底下轰隆隆的江水就教人望而生畏。
神农架里也绝少有人烟,有的只有野兽,野兽一吼,人禁不住的就会害怕,那里是不是很可怕?
神农架是很可怕,可神农架外难道就不可怕?野兽会吃人不假,可人也是会吃人的,人吃人不是用尖牙利齿,而是用刀、用剑,用阴谋诡计,一个人能防得了野兽,他可防不了人。
人,是不是比野兽更可怕?
走了半晌,他二人登上了龙虎山上最高的峰——天门峰。
这天门峰处于群山之间,鹤立鸡群般擎天而立,木七止放眼四顾,只见脚下云海飘渺,别的小山,如尖尖角般穿破云雾。
站在峰上,当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势,远处的松林中有一道观,路旁迎客的道童引着众人往那道观走去,木七止跟随众人,一路走来,铜锣唢呐,敲敲打打的好不热闹。
道观是正一观,门口候着三五侍从,待人接物,殷勤客气。
一个年方弱冠的少年道士逢人就笑脸相迎的道:“尊客有请,恕敝教寒酸,请往殿后‘问天涯’歇息一叙。”
木七止瞧这正一观不过几十丈见方,而所来之人又浩如烟海,哪里招待得下?这道士既然安排客人去那“问天涯”,想必那里是个极大的地方了。
木柳二人颔首谢过。
忽然一个侍从“啊呀”一声惊呼,快步向前迎去,嘴上连声道:“师叔祖你老人家也来啦,快请,快请。”
木七止回首,只见一个须眉苍白,神色庄严的道人走来,他先“咦”的一声,颇为诧异,跟着又见怪不怪的小声道:“他当然也会来。”
来的这人是上清宫刘若拙,一别数年,木七止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他比往昔清瘦了许多,人虽瘦了一些,精神却不减,神采奕奕,步履稳健。
刘若拙含笑回道:“张师兄有请,贫道当然要来。”
那侍从道人更是喜道:“掌教他时时念叨你老人家,你老人家来啦,掌教必然欢喜。”
刘若拙也道:“这些年来,贫道也想念张师兄得紧,只是山高水远,往来多有不便。”
那侍从道人又一番客套,说笑着陪刘若拙进观。
这里宾客众多,刘若拙却没瞧见木七止,哪怕瞧见了,也不一定能认出他来。这时的他,身材高了,模样与少年时也大不一样。
木七止怔怔的瞧着他背影,回想起八年前上清宫那惊心动魄的情景,一时百感交集。
柳杏儿瞧他神态有异,低声问道:“木大哥,你认得这人?”
木七止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柳杏儿道:“他是谁?”
木七止忽然笑吟吟的道:“他是谁你或许不认识,不过他的女儿你一定认识。”
柳杏儿疑道:“他的女儿?我……我怎么会认得他女儿?”
木七止道:“你当然认得他女儿,咱们还把他女儿丢在汴梁城里。”
柳杏儿诧异道:“娥姐姐?”
走进观门映入眼帘的是两株古木,古木枝虬叶茂,郁郁葱葱。
过了天井是三清殿,三清殿有一主殿和东西两偏殿,殿前摆着一只九尺高得香炉,烟气缭绕,香火扑鼻。
穿过胡同,又有老君殿、王母殿等,木七止无暇细瞧,那太上老君也好,王母娘娘也罢,在他瞧来都不过是一座尊像,和他毫不相干的尊像。
不过观里古色古香,千年老树随处可见,这历代沧桑,倒教柳杏儿觉得心旷神怡。
观后有个小门,门口敞开,两个道童闪在门口,笑语相迎。
门外又是一片竹林,竹林中一条四五尺宽的羊肠山径蜿蜒而上。
一众人拾阶而行,中间路径时陡时缓,不一会儿,柳杏儿额前已微见汗珠。又走了一个时辰,只见右首边一块山石上,镂刻着三个朱漆大字“问天涯”。
柳杏儿抬起衣袖拭了拭额上汗珠,微笑道:“可算到了。”
木七止笑道:“想要问天,当然得爬到最高的崖上了。”
他二人登上“问天涯”,崖上光秃秃的一片平地,没有山石,也没有草木,远处乌压压的一众人谈笑风生,其中十之七八都是些黄冠道人,竟不知有几千人。
木七止走近,只见北面置了两张主座,下首两侧也各有一张桌椅,再下面是一些蒲团。
一些持刀提剑的江湖中人聚于右首边,交头接耳,有说有笑,似乎只是来瞧热闹。
一众道人却只是微笑寒暄。
木七止一下子见了这么多道士,心中大呼:“这道士大会果然名不虚传,天下间竟这么多道士。”
他二人不是道士,只得混在一众江湖人中间。
烈日当空,众人口干舌燥,一些江湖中人不耐其烦,有人破口道:“早知这仙道大会没酒喝,我也不来遭这罪了。”
另一人说:“别说酒了,给口茶喝也行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