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药 第44节 (第1/2页)
大将军刘掣是昊玄帝自小的随从,自兵卒做起,征战沙场三十几年,是勇冠三军、智勇双全的大将,此次出征,原本是万无一失的,谁想到,刘掣在行军途中忽然疟疾,一病不起,大军还未到安南,刘掣竟然病逝了。接替他的是指挥使温绍卿,此人也是随昊玄帝起兵的将领之一,据说开始只是一个兵卒,是临时被强征来的兵卒,在临泉被围中,救了当时的烈王妃,现在的皇后韩氏的性命,被皇帝破格升为千户的。
温绍卿久在军中,人缘颇好,此次临危受命,得到了军中高级将领的支持,很快带大军深入安南,一直打到了白鹤,与另一只慕峰率领的军队会和,此时胡一元也知道,自己和金国的军事力量相差太过悬殊,驯养了大象,向金*队发起了进攻,好在温绍卿部下有几个安南国人,打探出了胡一元的主意,温绍卿知道这大象体型庞大,皮糙如铠甲,寻常兵器无法伤及分毫,他思索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当两军对峙时,安南国放出了大象,而金国的军队则使用了蒙上了眼睛的马匹,并大量的使用了火枪,马匹受惊又被蒙上了眼睛,疯狂的前冲,很快冲乱了对方的阵营,大象也被吓得七零八落,安南国打败。
经此一役,安南国士气低迷,很快温绍卿领大军长驱直入一直攻克了多邦城,俘虏了胡一元父子,凯旋而归。
昊玄帝大喜,亲自接见了温绍卿,并封他为镇南侯,正二品。
☆、180第三十章
北京贵人巷的辅国公府内,空气紧张,来往的仆妇们恨不能提着脚走路,整个府内都静悄悄的,似乎空气都凝滞了。
忽然,书房里传来“哗啦”一声,显然,有人砸了什么东西,几个守在门前的小厮,也随着这声响打了个哆嗦。
辅国公安均廷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铁青,神情疲惫,他下首坐着两个年约三旬的男子,一个穿着宝蓝色盘领窄袖刻丝袍子,头上戴着桥梁绒线巾,容貌很英俊,只是眉间有几分骄横之气,另一个穿着月白色芙蓉锦的道袍,头上带了唐巾,眉目精致清秀,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地上是一个新砸碎的茶盅,显然砸东西的人力气不小,茶盅被砸得粉碎,安均廷看了地上一眼,又看了看穿宝蓝袍子的男子,不悦的道:“简修,你这是干什么?”
宝蓝袍子的男子名叫安均承,字简修,是辅国公安均廷的胞弟,因为是老公爷的小儿子,自由娇惯,有些骄横的脾性。
安均承一脸恼恨,愤愤的道:“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眼见着姓温的这次立了大功,陛下恩宠,转眼就从一个四品指挥使升到了二品爵位的镇南候,还世袭罔替,庆功宴上,圣上问他有什么心愿,他来了句,愿为陛下永镇西南,圣上一高兴,居然封他做了云贵都指挥使,成了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大哥,如此一来,我们在云贵军中经营多年的人脉关系,可就够呛了,他有了圣上的支持,再有了爵位,坐稳军中的位子后就会进行清洗,将人换成他自己的人,我们多年的经营就付诸东流”
安均廷沉着的冷笑一声:“你以为我不知道吗?知道又能怎么样?当年圣上还是烈王的时候,以清君侧为名自山西封地起兵,父亲当时奉命驻守西北,与鞑靼人对峙,嘉炆帝下诏让父亲率部勤王,烈王爷遣人送了信给父亲,要父亲支持自己,父亲权衡再三,迟了五日赶到,烈王已经占领了燕京,嘉炆帝纵火*也不肯让位。父亲十分懊悔,总觉得自己没有及时带兵勤王,是为不忠,但当时烈王已经登基大宝,我安家族人尽在燕京,父亲万般无奈,只能表示支持烈王登基。圣上登基后,清算了当时领兵抵抗的几大将领和忠于嘉炆帝的臣子,你该还记得吧?当时燕京血流成河,前朝首辅苏敏和大将军李自江被诛九族,当时满朝亲贵人人自危,总算咱们安家表态及时,父亲迟了五日赶回来也算间接的支持了圣上,圣上嘉许,加封父亲为太子太保,父亲接了旨意就吐了血,不出一年就病逝了。”
他闭了闭眼,深吸了口气:“这十几年来,我们安家一直低调行事,可几次战役,圣上都不肯让我上战场,只肯让我推荐一些将领,一来是看重我们安家在军中的威望,二来是知道我们对军中将领所知甚深,三来,”他顿了顿,唇角抿出一个冰冷自嘲的弧度来:“他手上大部分将领老的老,病的病,他想将军权集于自己手中,需要培养一批年青杰出的将领,但这需要时间,所以他才会任由我们安插一些人在军中,圣上十几岁就在军中,戎马半生,军中的事物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早就留了后手,这次安南一战,他捧红了温绍卿,等着看吧,再有战事,还会有新的将领上场,到时候,我们的势力会一点点被盘剥,一层层被削弱”
安均承霍然站起来,急切的道:“那怎么办?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
安均廷懒懒的靠在椅子上,眼睛微微眯起,看了看穿着道袍的男子,他叫安均屏,字亦修,是安家二房的嫡长子,心机深沉,颇有智谋。
“亦修,你的看法呢?”
安均屏淡淡的一笑,端起绘了牧牛图的斗彩茶盅浅浅的抿了一口,安安稳稳的笑道:“大哥,前儿福建陈家托人给我递了个话,想送他们家的大小姐进府来服侍您,我已经应了。”
安均廷和安均承都是一愣,福建陈家是海寇出身,在福建盘桓近百年,家族庞大,福建大半的海运生意都是陈家的,陈家还经营着福建和广东最大的两个盐场子,每年进上的南珠基本也都是陈家珠场的,陈家在福建势力极大,据说连福建总督对陈家的家主都十分尊敬。这几年,陈家不知怎么转了风向,竟然向北推进,族中子弟有几个竟然捐了监生,似乎想走仕途,对朝中的官员也多有交好,虽然是商人,但陈家出手手面极阔,也有不少官员与之交好,一来二去竟走通了内务府的路子,接了内务府的沿海一带与外国人买卖瓷器的事务,大赚特赚了一笔。
安均廷眉头一皱:“你什么时候和陈家搭上了线?”大金朝素来重文轻商,自太祖皇帝起,商人就是下九流,跟官宦人家和书香门第的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普通的书香门第都不愿意与商人通婚,何况是他们这样的阀门贵胄。
安均屏一笑:“大哥,我去年就和陈家的家主搭上了话,也做了几回生意,赚了不少,陈家家主叫陈非,十分识时务,他们家的大小姐据说是个百媚千娇的美人儿,会珠算,懂经商,据说打小就像男孩似的养着,还给取了个名儿叫明岫,陈非十分疼爱她,十八岁了还没许人家,说是舍不得,陈家不止富家一方,跟东南海上的倭人、海盗也来往甚密”
安均廷一震,前面的都是废话,这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他静静的低头思量了半晌,抬起头来一笑:“好,亦修,这件事你来安排吧!简修说的不错,总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吧?最起码,安家不能在我们手上这样消亡”
京城贵胄间的风风雨雨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他们更重视的是今年的年景和收成。
对许家来说,永嘉十八年的春天是个富足美好年景的开始,许家的辣酱已经成了顺义镇最知名的美味,在京城的老吉祥和如意春的带动下,京城的王公贵族们都开始尝试这辛辣新鲜的菜肴,这种风味甚至传入了皇宫,据说有一天,硕阳候夫人进宫时跟皇后闲聊,提起了老吉祥的麻辣豆腐和干锅辣子虾,说他们家侯爷特别爱吃这道菜,她只好让府里的厨子去学,可怎么学也做不出一摸一样的味道,只好常常让老吉祥遣人送来。
皇后听了一时好奇,让侍卫去老吉祥买了一份干锅辣子虾回来,用过之后也十分喜爱,特意请了皇上来尝,皇上也觉得味道辛辣刺激鲜美,吃的酣畅淋漓。命老吉祥的厨子进宫做了御厨,许家的辣酱也就水涨船高成了进上的东西,喜的安顺特意跑了一趟顺义镇,告诉许家这个好消息,并且提出要买下许家辣酱的方子。
许氏十分为难,杜大壮和杜石头都没回来,妇道人家不能出面跟人谈这种事情,只能由许怀安出面,许怀安是个书生,也不擅长庶务,几个人商量了一番,拜托了乐掌柜去谈,方子是贞娘的,许怀安知道贞娘虽然年纪小,却比那些大人心眼都多,也有主意,就问她的意思,贞娘思忖了一下,道:“告诉乐掌柜,我这方子不能低于五千两。”
许怀安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五、五、五千两?”他啼笑皆非:“贞儿,你这可是狮子大开口了,不过是个辣酱的方子,怎么也不值这么多钱啊?”
贞娘微微一笑:“爹,你照我说的跟乐掌柜说去,安家一定会出的,他们家的厨子既然进了宫,这菜肴的滋味就必然要正宗,差不得一丝一毫,何况,咱家的辣酱给了他,咱们以后就得寻别的营生,这等于是断了咱家的财路,我要他五千两并不多,这几个月他们家两家酒楼用这辣酱赚到的银子恐怕少不了,如今,辣酱和厨子又进了宫,他们老吉祥和如意春的名头只怕会更响了,那安顺是个十分精明的人,这样前途无量的买卖他绝对不会放弃的,爹你信我,只管让乐掌柜开价去。”
许怀安只好将信将疑的跟乐掌柜说了,没想到,安顺居然一口答应下来了,只是要求签订一份契约,许家的这个方子不许再卖给任何人。许家也提出这件事不许安家透露给任何人,要知道树大招风,许家冷不丁发了这样大一注财,被人知道了,说不定会有什么是非呢!
杜氏拿了银票发了一天的楞,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自己家怎么突然就富了。
☆、181第三十一章
贞娘看这她娘惊喜的表情就笑了,嘱咐她娘将银票收好,又跟杜氏商量四月份许怀安就要参加县试了,自己家没了辣酱,生意只怕要受不少影响,索性不做了,踏踏实实的买上点地和庄子,再买两个铺面租出去,只等着收租就行。
“娘,您辛苦了这么多年,也该好好歇歇,做几日当家奶奶,享享福才是。”一番话说的杜氏眼眶都红了,摸着闺女的脑袋回身跟许怀安道:“果真是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知道心疼娘了”
许怀安笑吟吟的看着妻女,心里十分欣慰,想着这么多年日子过的清贫,妻子孩子都吃了不少苦,如今总算苦尽甘来,手上有了银子,心里就有了底,本来还担心自己考试,盘缠和应试所需的费用估摸要三五十两银子,现在完全不用担心,只一心一意复习功课,准备策论,好好应考,若能得个举人的功名,也算全了自己一家的心愿了。
想着嘴角就带了些笑意,跟杜氏商量:“贞儿如今也八岁望九岁去了,不便总往外面跑,毕竟是个闺女,怕留了不好的名声,将来议婚被人家嫌弃,女孩子还是贞静贤淑为上,这些年你也劳累,家里家外的事情也多,如今歇歇也好,最好买个小丫头帮你们干活,一个小丫头也不过十两八两的,咱也出得起,你看可好?”
杜氏娇嗔的笑道:“咱也不过是刚有几个钱,你就想着使奴唤婢起来,却不知道财不外露,平白无故的就买起小丫头来,被人知道了,还不得说我轻狂?或是怀疑咱们忽然暴富了,依着我,还是这样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就好,买庄子和地什么的,等我哥哥回来再说,一来他交际广些,二来也与他商量商量买几个好一些的铺面。你看呢?”
许怀安想了想,觉得妻子的话很有道理,也就一笑撂开了,只一门心思的苦读去了。
杜氏领着贞娘将剩下的辣酱都卖掉后,收了铺子,就带着女儿儿子在家中安静度日,贞娘每日跟杜氏一起裁剪衣物,做些绣活儿,或跟父亲、弟弟练练字,看看书,隔几日就去安府看看老夫人和元敏,或跟隔壁翠姐一起做做针线活,说说笑笑的,日子过的十分惬意安稳。只是担忧着一直未归的杜大壮父子,本来说是年前回来,谁知到了三月间还不见人回来,杜氏就坐不住了,托了乐掌柜找人去打探消息。
转眼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都包粽子,挂艾草,女孩都戴上五毒绒花或络子,手上系了五彩线,有出嫁女儿的人家都将女儿接回家来“避五毒”,还要饮菖蒲酒,煮鸡蛋、成群结队出去看赛龙舟。
许家因为杜大壮父子未归,杜氏十分忧心,大病了一场,贞娘日夜守在她身边,端药递水,无暇准备过节的东西,许怀安过了端午节就要参加县试,整日挑灯夜读,加上忧心妻子病情,也没心思过节,只有纯哥儿,原本想着过节能好好出去玩,谁知一家人净都没有心思,整日怏怏不乐,贞娘知道弟弟年纪小,贪玩,不忍心让纯哥儿失望,就拜托了隔壁的三虎带着纯哥儿去看赛龙舟。翠姐知道杜氏病了,跟她娘刘氏多包了许多粽子送了来,嫂子李氏听说了也做了几朵五毒绒花送了给贞娘。
过了端午不几日,乐掌柜传来消息,说是杜大壮父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因为货物多,爷俩押车走的慢些,先寻人带了信儿回来,让杜氏安心。
杜氏听了哥哥有了消息,十分喜悦,病一下子好了大半,没两日就起身了。许怀安也觉得安心,只因县试在即,等不得杜大壮父子归来,只好收拾东西先去了京城。
杜氏知道京城物价贵,怕丈夫盘缠不够,在衣服里面缝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进去,再三嘱咐许怀安,好生照顾自己,考完即归。
许怀安走了两日,杜大壮父子就押着三辆大车回来了,杜氏惊喜交加,潸然泪下。
贞娘见舅舅满脸络腮胡子,风尘仆仆,却神采飞扬,杜石头比走的时候更见高壮,皮肤更见黝黑,举止稳重潇洒,眉宇间有了自信的勃勃英姿,已经可以看得见成年男子的风度了。
杜大壮裂开大嘴大笑,一把抱着纯哥儿抛了几下,吓得纯哥儿哇哇大叫,杜氏嗔怪道:“哥,你一回来就没个正行,看把孩子逗哭了,你不是说年前就回来吗?怎么迟了快半年,我都快急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