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 第118节 (第2/2页)
也是趁着这个工夫,挣了钱的朱方六就专门去镇上请了以前交好的兄弟吃酒,还下狠心花了百十两银子在县城买了个小院。当时搬家的时候,他还给不少当初笑话过自家的人下了帖子,当然也给自家媳妇娘家那边送了信。不过当初到底把人得罪狠了,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家,倒没几个真的厚着脸皮来的。
朱家两口子没有签卖身契,所以如今赚钱了买房子搬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不过朱六嫂还是在县里的赵记铺子里帮衬着,倒也没有真的说不干就不干了。
随着生意越发兴隆起来,崔玉却明显感觉到,人手不足跟人才不够的问题。恰在这个时候,崔虎子那边又有了新说道,说虎子不愿意再参加下次考试,若是这次得了举人就想开办私塾教书育人。
甭管李氏怎么劝说,可虎子就是认死理的要做先生。没办法,李氏只能求助了崔玉。她也不愿意惹了有身孕的闺女跟着着急,可自家好不容易出了个有出息的孩子,如今明明能考了状元去当官,可偏生非要在穷乡僻壤里开私塾。
这私塾先生,哪是那么清闲自在的啊。
等崔虎子跟着李氏一到赵家,直接就抿着嘴说到:“大姐,你别劝我了,我就是想做个教书先生,不说能养家糊口但也能受人尊敬。”
几个人包括赵小山跟周氏都劝说了,可崔虎子依旧不改主意。这番情形之下,崔玉也只能帮着劝说李氏。人各有志向,总不能虎子不爱进入官场,却非逼着他去参加科举入仕不是?
正好赵二石就以赵家的名义开了赵家私塾,虽然挂着赵家的名号,但却也不是家学。附近的人但凡想送孩子上学的,都可以来,除了束脩其他的花项由赵家负责。
当然,这私塾跟以前人们熟知的不同,不仅开设了读书考试的门类,还会有账房先生教如何记账之类的。可谓是分门别类培养人才......
而来读书的孩子,若是由赵家负责供养读书,那先要签下契约,日后学成了都要在赵家做工。若是有有能耐的,考核优秀的,也可以直接成为赵记门店的掌柜的。
不说崔虎子负责的私塾如今怎么红火,单说崔玉在让人签了独家供销协议以后,就开始教导村里人所有的养殖种植方法了。因为念着陈河沟当初救过被花婆子拐卖的三妮儿,所以她们还专门去寻了一趟陈河沟的里正。
陈里正也是个有心劲儿的,见着赵家村那边家家户户过得热闹,他如何不眼红?可当初人在村里的时候,自己确实没笼络好,如今也不好意思主动上门求人。
可没想到崔家玉娘跟李氏都不是忘恩负义的,如今不仅许了陈河沟的孩童去赵家私塾识字儿,还拉拽着教了村里人挣钱的法子。
其实不过是互利互惠的事儿,不过落在陈河沟上下老少眼里,可不就是崔家一门心眼善,惦记着乡邻们。这不凡是从赵家村过路的人,哪个到了陈河沟如今都不用担心受渴挨饿了。
大伙儿对崔玉一家更是感恩戴德,就差叫声活菩萨了。
以一家人带动几个村子致富,又把生意一路做到了各个州县,甚至是北胡蛮地。尤其是那蚕丝生意,虽说还比不过南方几个丝绸家族,可到底也在北方占了一席之地。
价格便宜加上质地好,除了皇宫贵族之外,许多富贵官家都开始用赵记蚕丝织就的衣衫绣品了。
这话暂且不说,就说放榜当天,就有衙门的衙差牵着佩戴红花的高头大马来了赵家村。而马上坐着的,可不就是新晋举人赵小山么?
知道赵小山考中的举人,整个赵家村都沸腾了,家家户户奔走相告。甚至都在门前挂上了喜庆的红字跟鞭炮,那样子还真跟过年有一拼了。
到了自家门前,赵小山先红着眼给听到动静出来查看的赵二石跟崔玉结结实实磕了个头。他知道,没有二叔跟婶娘,他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初自己不过是个毛孩子,只想着跟婶娘一起种地收粮食就很高兴了,谁能想到婶娘会一力送他去学堂?不用别人说,他自是知道最初时候家里负担着他是多困难,尤其是二叔跟婶娘刚开始买山头的时候,可不就是负着债呢。
但便是那般,他在学堂里都从没缺少过笔墨纸砚,但凡别人有的他都有。甚至那些员外家公子哥用着的书卷,婶娘也会毫不心疼毫不犹豫的帮着他买了去研读。
赵小山想着想着,眼泪就又噼里啪啦的掉下来。接着,又是狠狠的磕了个头。嘴唇颤动了半天,最终那句二叔跟婶娘也没叫出来。
“好好好,赶紧起来,你老奶还在屋里等着呢。”崔玉抹了抹眼角,心里又酸涩又高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
她也没想过,那个小孩童会有今天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