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进军外国游戏市场 (第1/2页)
,学霸之科技孵化系统
当晚,方逐溪住在国家生态环境研究所的专家楼,手里拿着份名单。
这是所里的正式编制人员的名单,从所长到刚进所里的大学毕业生都有,278人,名单还附有各人的简单基本信息,年龄,专业、学历等。
按照所长谭建所说,方逐溪可以调配安排任何人,包括他自己。
方逐溪不是愣头青,当然不会就这样不客气地随意安排生态环境所的一把手,就算其他教授的安排也打算征求谭建意见再作决定,现在只是了解一下情况。
而且对于方逐溪来说,真正的依靠是系统,现实中的科研组只能起到协助的作用。
当然,科研组参与的人员学术能力越强,系统获取积分的速度就越快,学术能力越弱,获取积分的速度越慢,如果弱到一定程度,甚至无法为系统提供积分。
夜色已深,谭建邀请他出去看看这西南城市特色的夜色,品尝夜宵,被他以舟车劳顿婉拒了。
实际上经过基因强化以后,普通的乘坐交通工具赶路并不会让方逐溪疲累,他只是想用这晚上时间好好梳理人工生态圈的科研项目。
自从确定了要研究人工生态圈后,方逐溪就找了许多相关资料查看,对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所了解。
霉国、毛熊和种花家都曾经研究了相关的科技,最著名的就是霉国的生物圈2号了,但这也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现在回看过来,霉国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是当时霉国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太过肤浅,用作试验的场地只有区区1.3万平方米,却要供养8个人生活,甚至还妄想模拟海洋、湿地、雨林、沙漠这些对维持封闭环境并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而且目标是直接建立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生物圈,这实在是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或许是吸收了霉国失败的经验,种花家的相关试验就务实了许多,在月宫试验中,不追求建立一个完全能与地球生物圈相比的封闭环境,而是把目标定位为建立一个封闭环境下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两个植物舱、一个综合舱总共三个舱体加起来面积只有150平米,采用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四生物链环系统达到平衡,成功运行了一年多。
显然这种技术更加务实有效,起码在目前的人类技术水平是可以真正有可能实施运行的,不过这种技术还是过于原始脆弱,面对外力影响会很容易就崩溃。
在这方面,种花家的技术已经算是比较强的了,霉国和大毛也只能采用人、植物组成的两生物链环系统,平衡更加脆弱。
方逐溪不打算重复这种比较原始的技术,虽然在有限的区域建立一个与地球生物圈类似的人造生物圈不大现实,但有了系统孵化科技,建一个小型的生物圈应该是可以的。
而且方逐溪还有一个优势,他已经孵化了基因改造重组技术,而且拥有的基因实验室的,可以用基因改造技术专门改造一些适合的植物,比如能够改造出能够高效转化二氧化碳为氧气的植物。
因为实在不方便公开,这项基因改造重组技术目前只有他自己知道,宋心怡也只是知道一点。
看了名单,方逐溪心中有了大概思路。
他预估着要组建大型科研组至少得有三个副组长,尽量就在研究所的教授中挑选,如果有的教授不愿意,也不勉强,可以向国家申请,相信调配一两个教授过来应该不难的。
至于普通的研究员,方逐溪决定招收大约50名,这完全可以交给研究所来挑选,只要是从事这方面科学研究的人就行。
这个项目还必须有比较大的场地,方逐溪不打算建几个密封舱了事,而是想模拟在月球的情况,至少得建一个能容纳50人以上的基地。
如果是在以前的技术条件下,想要自给自足地提供50人吃的口粮,种植的粮食、蔬菜之类的植物数量不少,而且还要付出许多劳动,这50人中至少有一半人得作为基地的农民照顾这些农作物。
可是如今方逐溪已经开发了强级人工智能,大部分的种植工作安全可以交给机器人,而且还能用基因改造重组技术开发出高产量的粮食作物,在食物的自给自足方面已经不成问题了,而且更多的粮食作物也能带来更多的氧气转化,使基地的供氧能力更加稳定。
西南生态环境研究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里的地方比较多,而且还是那种野外无人耕种的土地,方逐溪可以选择令自己满意的地方来兴建基地。
大体的方案方逐溪心中已经有了腹稿,当然还需要实地到处走走才能确定。
第二日,方逐溪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向谭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谭建当即表示支持,三个教授作为副组长完全没问题,选50名普通研究员就更没问题了,谈到选地建基地,谭建则面有难色。
“谭所长,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不瞒您说,我们生态环境所拥有的土地并不多,按照您的设计,这基地的面积不能少,那就必须用钱去买,我是担心经费不足而已。”
“那大概要多少钱?”
“如果是买地,保守估计也要上亿元吧。”
方逐溪笑了笑,“没关系,我们尽管做出方案,我负责申请经费,上面一定会批的。”
他心中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不批我就自己掏腰包,不就是一亿元嘛。
谭建哪里想到这么多,只见到方逐溪对亿元巨款也毫不在意,心中更是肯定这位年轻人的背景非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