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 第六界四 (第1/2页)
然后成家人一致认为成香目前正处于痛苦不堪中,所以最近让她好好休息,不要去打扰她。
再然后,那当然是继续生活了。
成二郎的媳妇也很高兴,因为大哥去当别地百户,那公公的百户就能留给自家丈夫,将来就不用动脑筋想别的办法了。
成四郎还未成亲,想不到这点,倒是实实在在替成香难受,于是捣鼓了很多小玩意送给成香,希望她能开心一些。
接着大郎二郎媳妇不约而同想起了那一万两的赔偿,当初给成香置办嫁妆就把家里的浮财都搜刮光了,家中到现在为止还在勒着裤腰带过活,那是不是,能不能……
二郎媳妇聪明,知道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自家多嘴,于是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对成香颇为嘘寒问暖。
那个成大郎媳妇因为高兴,有些失了分寸,就问了丈夫,然后成大郎顿时拉了脸,“你给我闭嘴,我要是再听见你打小妹钱财的主意,我就揍你!”
大郎媳妇被闹了个没脸。
好在成百户和成夫人也没有打女儿手里钱财的主意,他们明白,若不是女儿机灵,这一次成家非但丢尽了脸,还得愧对柳家,那真是有委屈也没地方说,只能憋着呢。
如今柳家的补偿说起来都是因为女儿机智,躲过了柳七郎这个混账玩意设的局,然后柳家为了名声不得不大手笔补偿。
成大郎已经当了百户,再去拿女儿手里的钱,当父母的也觉着没脸。
成香没去管成家人的心路历程,她一直在等待,等待头顶那只鞋会不会掉下来。
随着时间推移,没人问过她那笔补偿银子的事,她也略微放心了些。
其实成夫人找万嫂子问过,得知女儿卖了庄子,然后把钱收的好好的,把的紧紧的,她就明白了,别看女儿年纪不大,经历了那件事,她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以前女儿多贴心,什么事都会和她这个当娘的讲,现在,成香再也没有和家里人认真交谈多,每天都是沉默居多。
这个全家都能理解,谁遇到这种事也不会高兴。
军屯里自然知道百户女儿归家的事,成家也依着柳家给的原因去说,就是柳七郎患了重病恶疾,柳家怕耽误女儿终身,这才让她归了家,补贴了不少嫁妆,还认了女儿当义女呢。
闲言碎语肯定有,不过也还好,毕竟军屯里的人都得仗着百户过活,哪个不要命的把百户家的事老是挂在嘴里。
亲戚朋友什么的也会嘀咕,但看到成大郎也当了百户,那就只剩下羡慕了。
成香归家后两个月,成大郎顺利接了附近一个军屯的百户位置,阖家搬了过去,亲朋好友纷纷过来祝贺。
直到此刻,成香才把京城买的东西开始分发,她说的是,“一开始太难受了,整天脑子里不知道想什么,都把这个事忘了,亏得春兰提醒,这才发现,正好大哥当了百户,也算我的贺礼吧。”
这些颜色鲜艳,闪闪发光的料子简直闪瞎成大郎媳妇的眼睛,她自然高兴,对着成香谢了又谢。
二郎已经成家,就直接给他,四郎还未成家,就让成夫人管着,那些新鲜花样的金银镙子,成香给了四郎一部分,剩下的都给了成夫人。
这个家谁对她是真心实意,她也能看得出,四郎的心更诚恳一些。
然后成香拿了两千两给成夫人,“当初家里尽力给我置办了嫁妆,导致家中生活拮据,现在既然我回了家,也不好看着家里继续清苦,这些银子娘拿着,算贴补家用吧。”
顿了顿又道,“剩下的,我想自己拿着,在柳家小一年,人人都看不起我,不外乎就是我嫁妆简薄,给不起打赏,然后穿戴也不入眼……相公,更是连眼角都不愿给我一个,有一次老太太高兴,要给三房小姑子过生,妯娌凑趣说不用公中的,她们凑银子,问到我,我着实为难,大嫂子就笑着说别算我了,就怕我拿首饰去当……我真是又羞又难过。”
成夫人的眼圈儿又红了,“难为你了,这银子娘不要,你收着吧。”
成香道,“这银子娘还是收下,小弟转眼要定亲,我也是诚心诚意要给的,家中宽裕了我也好过,推来推去倒不是亲人了。”
成夫人抹着眼泪收下了这两千两,成百户知道后长叹一声,更加怜惜女儿。
至此,成香心里才真的松口气,看来成家还算可以,没有把女儿搜刮干净的念头,那么接下来她面临的就是第二次婚姻了。
想到这个成香心里就更不舒服,真是只有爆粗口才能形容她的感觉。
不过成香也给自己争取了时间,就是暂时她没心思考虑终身大事,因为‘受伤的心’还没恢复。
成家体谅她,也没马上就乱着给她找丈夫,反而把她有一大笔陪嫁的事宣扬了出去。
成香知道成家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为了提高她的身价,可是这种提高她一点都不稀罕!
就好像她是一样货物,是买一赠一赠品那个,她的嫁妆才是大头,她反而是个添头,冲着这个来提亲的,能有好货?
可这同成家无法沟通,成香略微提了一句,成夫人就道,“当然我们也会替你过目啊,之前我们是被柳家晃花了眼,现在你爹说了,就找门当户对的!结实健壮有出息的小子。”
成香有些窒息,军屯里的汉子都差不多啊,忙时农耕,闲时操练,一身臭汗回家,夏天就着河边井边冲个澡,冬天能擦把脸洗个脚的都是干净人了,成百户也是如此。
然后家里婆娘的作用就是生娃带娃以及干家务伺候丈夫和婆母,她嫂子们就是如此,成家是百户,家中还用的起一些下人,那也只是干些粗活杂活罢了,成夫人和媳妇们平时也忙得很。
成夫人得管家里的田地账本,媳妇们要伺候一家的吃喝拉撒,粗活有人干了,一日三餐她们也得动手。
倒是成大郎当了百户,他媳妇现在也能当家作主了,即便如此,她基本上隔一天就得过来给公婆问安。
想到以后自己要过这种日子,成香就觉得了无生趣。
不过目前她还不用去面对这种生活,原主在嫁人前是个活泼的小姑娘,虽然没有同父兄习武,身子骨还是健壮的,但在柳家一年,已经被折磨的形销骨立,肩膀都是薄薄一片。
当然成香来了之后已经好转不少,现在成香要锻炼了,哪怕不是为了和人打架,身体好了做什么事都不会是拖累。
成百户没有阻止,女儿愿意从屋子里走出来就是好事。
不过一手一脚教成香的是成四郎,这孩子实诚,姐姐说什么都愿意听,于是成香慢慢也能耍一些花拳绣腿了。
然后成香很郁闷的发现,她把着钱没地方花啊啊啊啊。
军屯里日常穿戴都是简单为主,备上一两套好衣裳是为了走亲戚用的,原主出嫁一年,好衣裳还不少呢,柳家给她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分例并没少她。
即便柳家不是大富大贵,主人家每季两套衣裳还是有的,如果手里有钱还能自己置办衣裳,所以原主的衣裳不算少,成香也不用另外置办。
至于首饰,也是如此,出嫁的时候打了些,在柳家又得了些,虽然走的时候成香没拿,但是柳家后来收拾了又给她送了过来,既然送了来,成香也就没拒绝,所以这方面成香暂时也没需求。
但是她有别的需求啊,比如想吃个糕点零食,或是买些游记话本看看,而且作为女人,逛街也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到不一定是为了买东西,逛本身就是需求。
而军屯离最近的城镇有一整天的路程,平时初一十五可以赶集,集市也得走半天才到。
所以成香所在的地方完全可以形容为穷乡僻壤。
集市她去过,买的东西五花八门,从篮子筐子扫帚簸箕到吃的用的都有,但这些吸引不了成香,集市上的小吃都是粗加工食物,蜂蜜糕吃在嘴里也有渣,还略微拉嗓子,并且也不算太甜。
话本子是没有的,布料绝大多数是粗布,混着鸡鸭驴骡等家畜,那真叫一个热闹和凌乱。
胭脂水粉成香看的直咧嘴,这玩意她可不敢用。
这种集市也就看个热闹。
直到回家四个月后,成香才得以跟着成夫人去了一次城里,然后她在成夫人惊讶的目光中,把糕饼店扫荡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她不喜欢,去书铺把话本游记包圆了,去肉铺定了人家一整头猪,又牵了两头羊,买了上百斤精白面,正好有人拿了一只鹿进城卖,成香也包了下来。
跟着一起京城的婆子目瞪口呆,还是成夫人叹息道,“算了,她也憋得很,权当发散吧,反正也快过年了。”
成香买了一大堆东西,兴致高昂的回去,书本全放进自己房间,其余的东西她交给成夫人管,只是要求做一些猪肉干和鹿肉干,糕饼铺子里还有蜂蜜,她也买了一瓮,现在做肉干正好派上用场。
肉干是成香和四郎两个人动的手,把猪腿肉和鹿腿肉取下来,切成薄片腌制,然后刷上蜂蜜烘干就行了,两人忙忙碌碌做了好几天才做成一堆肉干。
这玩意成香就没舍得四处派发,只给父亲成百户留一些下酒,然后和四郎分干净了,四郎这不守财的,才几天工夫就吃的一干二净,然后眼巴巴看着成香,成香瞪着他,只给他一小把解馋。
这玩意确实好吃,但花费也大,成家平时连想都不敢想,如果这玩意在儿子手里,成百户就敢命令儿子拿出来,现在在女儿手里,成百户就不好意思,只能看到成香就砸吧嘴,成香视而不见。
不是心疼银子,而是这玩意是她亲手做的,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而且她已经分给成百户不少了,他们都不知道细水长流。
成夫人同女儿道,“你爹晚上都会摸索着吃,拦都拦不住!”
她在这里同女儿吃肉干,也吃的津津有味。
所以,成香想的做一些慢慢吃,也没成功,她大哥二哥是大人了不馋这些,他家的孩子被嫂子们赶过来讨吃,成香又不能不给,还是大家都吃干净了算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