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周幽王继位 (第1/2页)
周宣王游猎回来,遇到杜伯左儒阴魂索命,苏醒后,合眼闭眼全是杜伯左儒,呓语不断,众人惊诧不已。
召虎私下对伯阳父说:“前些年,童谣中说过我朝有弓矢的灾祸。今日大王被厉鬼用赤箭射中而病,童谣应验,我王病情必定不妙。”
伯阳父说:“我夜观天象,妖星闪烁,前番童谣预言我朝社稷之祸,毁害我王一人之身,不足以避免。”
尹吉甫气愤的说:“‘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岂能以谣言而废人事,蛊惑人心?”说完,相互对视一会儿,各自散了。
不几日,王崩,太子即位。
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周幽王。
姜王后因悲愉太过,没多长时间也去世了。
幽王,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知禁欲感恩,特别自私,情商极差,性情无常,残暴寡恩。周宣王去世的那段时间,依旧与一群玩伴喝酒行令,一点儿也没有悲伤的意思。
自从姜王后走后,周幽王更加肆无忌惮,整日里花天酒地,纵情声色,不理朝政。
任用石父、祭公与尹球,并列三公,主掌国事,三人全是贪图享乐、谄媚之徒,竭尽所能,挖空心思讨幽王欢心。
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君子,忠贞之臣,幽王不加信用。
一日,守卫歧山的大臣上奏:“泾、河、洛三川,同一天发生地震。”
周幽王微微一笑:“山崩地震,平常之事,此等小事何必大惊小怪,不必告朕。”一摆手退朝,他才没有闲工夫在这里待着呢!
太史伯阳父拉住大夫赵叔带的手,叹息道:“泾、河、洛三川发源于歧山,歧山是周朝发迹之地,此山一震,国家还能安稳吗?”
赵叔带说:“如果国家有变,将是什么时候啊?”
伯阳父屈指一算:“不出十年。”
叔带惊讶道:“为什么不出十年?”
伯阳父叹了一口气,说:“做足了善事后定有福,做足了恶事后定有祸端。十,数中最大的了。”
叔带面色凝重,说:“天子不理国政,任用佞臣,我作为臣子,必须尽臣子的职责,努力进谏,告诫大王。”
伯阳父轻声道:“恐怕不起作用啊!”
二人私下说话,早有人报告给石父。
石父害怕叔带进谏,劝阻幽王改邪归正,说破自己拍马屁的德行,赶忙将伯阳父与赵叔带私下议论的话告诉给幽王,说他二人诽谤朝廷,妖言惑众。
幽王说:“愚人妄说国政,不用理他!”
再说赵叔带怀著一股忠义之心,屡次进谏,幽王含糊应承,玩乐依旧。
过了数日,歧山守臣又上表章申奏:“泾、河、洛三川全部干枯,歧山再次发生地震,压坏民房无数。”幽王完全不在乎,仍然命令石父、祭公与尹球访求美色。
赵叔带再也安奈不住,大步上前进谏:“歧山乃是我朝根基,一旦动摇,事故非小。大王应勤政恤民,访求贤臣辅政,才能消除天变。大王怎么不访求贤才而去寻访美女呢?”
石父也走上前来,上奏说:“现今我朝已定都镐京,可永葆千秋万岁!那歧山如同抛弃的臭鞋,与天子国运有什么关系?赵叔带早怀轻慢大王之心,借这个机会诽谤当朝,望大王明察。”
幽王说:“石父说的对。”
这就是混蛋与马屁精的逻辑。
于是把赵将叔带免去官职,逐出京师。
赵叔带感叹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我不忍心眼看周朝衰亡。”便携带家眷去了晋国。赵叔带赵氏祖先,赵衰、赵盾是他的后裔,也是赵国国君的祖先。
大夫褒晌对周朝忠心耿耿,听说赵叔带被罢官撵走,急忙进京入朝上殿,垂泪大呼:“上天警告大王,大王不但不知道害怕,而且还罢免贤臣,这样一来,恐怕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啊!”
周幽王哪里听的了这个,这些大臣叽叽歪歪,整天说一些丧气话,大怒,二话不说,命令武士将褒晌押入大牢。
从此贤臣无不叹息,无人再去进谏。
话分两头。再说卖桑弓箭袋的男子,妻子被杀,从清水河捞出女婴,径向投奔褒地去了。本计划自己抚养,实在是缺乏经验,育婴也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没有乳水,恰好住处不远,有个妇女刚刚生育,孩子夭折,就将女婴送将过去,抚养成人,取名:褒拟。
这位褒拟,现年也就刚十四岁,可是身材已经长成,倒像个十六七岁的模样。更兼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乌发如云,皮肤手指如同膏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真是一位绝色佳人。
褒响被幽王下入监牢后,褒城事务全由他的儿子洪德操置,这一日,洪德来到乡间催收租税。凑巧看到褒似正在门外井里提水,虽是乡间村姑妆束,不能掩盖褒拟的天姿国色。
洪德大惊:“如此穷乡僻壤,竟然有此丽人!”内心计议:“父亲被囚于镐京狱中三年,若得此女贡献,好色天子一时高兴说不定会释放父亲出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