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老夫岂是剥削百姓之辈? (第1/2页)
柳白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也顾不得累了,坐直了身子,老爷子,您真打算把景春酿卖到南边去?
他对李渊那个酿酒作坊,可是垂涎已久了!
自从柳家开创出蒸馏高度酒的技术之后,大唐的酒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客吃饭的是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喝只有十来度的黄醅酒、三勒浆了。
高度酒的出现,一举冲垮了低度酒的市场,仅在长安城,每天就要消耗上千斤的高度酒。
从前,老百姓们没得选,现在,他们想喝点好酒...
酿酒作坊,也是柳家为数不多,没有售出去的产业。
千万不要小看酒水行业的利润。
土豆和玉米的盛产,让粮食的价格,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贞观元年的时候,一斗高粱米的大约在二十文钱左右。
到了贞观三年,就算买一石高粱米,都不到二十文钱了!
一石高粱米,可以酿出将近四十斤高度酒,即便加上人工成本,生产损耗,利润也是不可想象的!
一本万利有点夸张,但说一本千利,绝对不过分!
可是,柳家酒业的势头到了一个月前,戛然而止。
李渊不知从哪里招募到了人才,误打误撞的,研制出了更加先进的酿酒技术。
柳白喝过景春酿,喝起来,竟然有几分酱香型的味道!
一时之间,景春酿风靡关中,严重影响了柳家酒业的销量。
若是李渊肯把酒坊交出来,那绝对是一块大肥肉!
就像他说的,将景春酿卖给异族,涨十几二十倍的价格,一点都不过分。
因为柳家就是这么做的。
一坛柳家出产的一斤装高度酒,在长安城里能卖四五百文,而卖到西域去,直接就变成了四五十贯!
这么恐怖的利润,不做是傻子!
柳白的脑海之中,瞬间构建出一幅庞大的销售蓝图。
老爷子眼光就是好,咱们来好好商议一下!
一瞬间,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
柳白从抽屉里拿出白纸,觉得毛笔写字太慢,便翻出来一根炭笔。
写写画画之间,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讲给李渊听。
李渊做生意,玩的心思,远比赚银子的心思大得多。
可听柳白说完之后,也不禁两眼放光。
谁还能嫌银子多?
将三勒浆之类的酒,当做低端产品,将你柳家出产的酒,当成中端产品,景春酿是高端产品...是这个意思吗?
李渊往前凑了凑,询问道。
柳白拿小刀子,把炭笔削尖了一点,接着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定价权?
李渊没懂柳白是什么意思。
柳白兴冲冲的说道:将酒卖给周边几个国家,只是第一步罢了,最终的目的,是要做到垄断!也就是说,所有酒水的价格,都要由咱们来定制!
李渊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
和官盐一样?
柳白一拍大腿,道:就是这个意思!朝廷看不上酒水行业这点利润,毕竟酒水并不关乎到民生,既然朝廷不做,正好给了咱们机会!
这个构想,已经在柳白心中酝酿很久了。
只不过,想要垄断一个行业,必须要做到产品的多样化。
而柳家又实在腾不出人手,来研制更高端的酒产品。
李渊的景春酿,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所以说,今天李渊过来,等于给了柳白一个意外之喜。
柳白以为,李渊已经明白,所谓的定价权是什么意思。
可李渊的脸上,却浮现出几分不屑之色。
老夫岂是剥削百姓之辈?
他把酒水的定价权,完全看成了官盐...
盐的成本很低,尤其是大运河连通到永济渠之后,从并州盐池以及胶东海岸出产的盐,可以轻而易的运送到大唐各地。
之所以卖的贵,完全是因为,盐是生活必需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