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第261节 (第2/2页)
孙氏见状连忙让人将他们三个推了上来,笑里含着泪道:“这是你三个儿女,璃姐儿、琅姐儿、迟哥儿,还不快见过你们父亲?”
“父亲。”
当年传薛况殒身于含山关一役的时候,薛明璃已经不小,对这一位父亲有着比较清晰的记忆,加之她性子乖巧娴静,所以祖母一说,她便先唤了一声。
只是轮到薛明琅的时候,她一张小脸已然煞白,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在眼前这陌生而高大的男人的注视下,心底竟生出一种恐惧来。
她磕磕绊绊地喊了一声:“父、父亲……”
旁人或许不明白薛明琅为何如此,可薛迟是明白的。甚至于他内心的慌乱也震撼,比他的琅姐姐只多不少。
父亲没有死,回来了。
那,母亲呢?
娘亲已经改嫁了。
而且还是他们几个孩子支持的……
如今父亲光鲜地还朝,家中的发妻却早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就算薛迟年纪不大,可也不可能不懂这中间牵扯到怎样尴尬的利害关系。
在眼前这从未谋面的陌生男人的注视下,他只感觉到了一种充满了压迫的打量,审视。
薛迟张了张嘴,想要如两位姐姐一般唤他一声,迎接这一位在自己幼年不知事憧憬着、崇敬着的身为大将军、大英雄的父亲。
可他竟说不出一个字。
尽管他长着两道与他相似的眉,可眼底是一片的茫然与惶惑。
孙氏只当孩子还太小,或者说一时不知道眼前是什么情况,只上来道:“高兴坏了,迟哥儿今年才十岁,打生下来就没见过你呢。你先去休息,我好好同他们说说,往后你们父子见面的时间还多,还多。”
薛况看着薛迟,没有说话。
但他最终没有忤逆孙氏的言语,只点了点头,也不与这几个对自己来说还透着些陌生的孩子说话,便从中堂走了出来。
蔡修默不作声地跟在他身后。
这些年将军府内的格局没什么变化,他略略一回忆,都还认得路。
一路从中堂向后宅中走,绕了一段远路经过已然有些破败的演武堂,道中遇到的所有丫鬟下人都用一种好奇又崇敬的目光看着他。
薛况也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只是他脚下并没有半点的停顿,只是慢慢行走,保持着一种始终如一的速度,经过了花园,经过了东院,也经过了冬日里冷寂一片的游廊……
最终停步在祠堂前。
小小的一间院落,细雪铺满,一推开门就能瞧见里面昏昏的烛火。
这是薛氏一门的祖祠。
薛况负着手,从门外走了进去,一步一步,原本藏在阴影里模糊的那些牌位都变得清晰起来。
父亲薛远,二叔薛还。
还有他那一位曾经意气风发、征战沙场的大哥,薛冷。
香案上点着香烛,想是除夕夜有人拜祭过。
他只走上前去,从旁边的香筒里取了三根线香并成一炷,凑到火上点燃了,然后躬身下拜,再将其插i入洒落着灰烬的炉中。
满屋都是死沉沉、冷寂寂的香息。
薛况看了那慢慢燃着的香许久,也看了这满屋静默不语的牌位许久,才慢慢向外面吩咐了一声:“派人去请大公子回来,我要见他。”
☆、第182章 第182章 坦诚
“……所以当初, 才会与我父亲闹翻, 然后才顺势遇见了你, 收薛迟为学生, 娶你为妻。”
对顾觉非来说,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他从故事的开头讲起,将这些年来的辛酸苦辣,一点一点地掰碎了,讲给陆锦惜听。
从天刚亮, 讲到天大亮。
雪白的窗纸上透出了明光,屋里燃着的烛火却没人去管, 已然快燃到尽头。
陆锦惜注视着他,只觉得恍惚。
这是顾觉非第一次对她提起他少年与青年时的种种, 从意气风发到满怀激愤,从光明磊落到不择手段……
年少时, 他是誉满京华的天才;后来游走四方,他是广为传扬的翩翩公子。
仁善,温和,卓有才华。
可是那一年的水灾,那一年的饥荒, 那一年的时疫, 如同凭空伸出的一只利爪,将盛世虚伪的画皮撕扯开来,让他看到繁荣下腐朽的血肉,千疮百孔!
改变, 便从那时开始。
他不再是世人眼中的翩翩公子,不再是同伴眼中的温和君子,甚至不再是父亲眼中的孝顺儿子……